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希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0:36

  本文关键词:希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希纳斯特拉 钢琴奏鸣曲 和声 调性 节奏 复调 曲式 民族风格


【摘要】: 希纳斯特拉,阿尔贝托(1916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1983年卒于日内瓦),与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茨及墨西哥作曲家卡洛斯·查维茨被共同誉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三位最重要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涉及各种类型的体裁和题材,他的创作风格也经历了三个时期,三首钢琴奏鸣曲是他的重要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后两个时期创作风格。他坚守民族语汇,致力推广本土音乐文化,将传统和现代巧妙结合,在当代作曲家中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希纳斯特拉对于阿根廷民族主义音乐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希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和声、调性、节奏、复调、曲式结构、民族风格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究希纳斯特拉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巧妙融为一体的创作途径,也试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展示介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的泛调性音乐作品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现代泛调性技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能够对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作品的创作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钢琴奏鸣曲 和声 调性 节奏 复调 曲式 民族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13
  • 一、关于希纳斯特拉和他的音乐作品8-11
  • 二、关于希纳斯特拉音乐创作的研究现状11
  • 三、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11-13
  • 上篇 作品在和声技法上的特点13-66
  • 第一节 音高组织关系上的特点13-31
  • 一、三和弦13-15
  • 二、二度和音、音丛15-24
  • 三、四五度叠置和弦24-27
  • 四、复合音程、和弦27-31
  • 第二节 和声进行31-45
  • 一、平行进行31-38
  • 二、反向进行38-45
  • 第三节 新调性45-66
  • 一、 旋律性调性45-48
  • 二、和声性调性48-49
  • 三、持续音性调性49-51
  • 四、音高调性51-59
  • 五、多调性59-63
  • 六、调性音乐中的无调性63-66
  • 下篇 作品在其它作曲技法上的特点66-103
  • 第一节 节奏技法66-84
  • 一、非传统概念的常规节拍66-72
  • (一) 特性音调移位法66-67
  • (二) 强音移位法67
  • (三) 音型反复法67-68
  • (四) 跨小节连线法68-69
  • (五) 交错节奏法69-70
  • (六) 小节线的省略与“无节拍”音乐70-71
  • (七) 等值记谱71
  • (八) 非周期时值的“混合-变拍子”71-72
  • (九) 交替节拍72
  • 二、现代音乐的节奏单元72-80
  • (一) 双节奏单元的对比72-76
  • (二) 附加时值节拍76-80
  • 三、现代逆行节奏与不可逆行节奏80-82
  • (一) 自由的逆行节奏81
  • (二) 不可逆行节奏81-82
  • 四、其它特殊节奏形态82-84
  • (一) 左右手无规律交替节奏对位82
  • (二) “随意”留白的节奏对位82-84
  • 第二节 复调技法84-88
  • 一、传统复调织体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84-86
  • (一) 以模仿为基础的复调84-85
  • (二) 以对比为基础的复调85-86
  • (三) 复对位86
  • 二、微复调织体在作品中的运用86-88
  • 第三节 曲式结构88-93
  • 第四节 特殊作曲技法93-103
  • 一、对称技法93-96
  • (一) 对称和弦93-94
  • (二) 调性布局上的对称94-96
  • 二、黑白键对置96-99
  • 三、民族风格99-103
  • (一) 舞步风格的节奏特点99-100
  • (二) 传统民歌的旋律特点100-102
  • (三) 本土民间乐器的音调特点102-103
  • 结语103-106
  • 参考文献106-108
  • 附录:《希纳斯特拉》,,选自《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郝梦译)108-121
  • 后记121-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亮花;;贝多芬《第21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体结构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2 魏丹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演奏分析[J];大家;2011年14期

3 赵亮;;爱:莫扎特的音乐之魂——解读《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Adagio乐章[J];钢琴艺术;2011年08期

4 刘雅璞;;浅析舒伯特奏鸣曲D959第二乐章的歌唱性和抒情性[J];大舞台;2011年06期

5 唐珊珊;;米亚斯科夫斯基《第四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6 唐馨;;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分析比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7 黄海澜;;浅论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对前人赋格创作手法的继承[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孙炯;;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9 祝青;;从细节入手探究作品的真实面貌——学习海顿钢琴奏鸣曲Hob.48第一乐章的几点体会[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10 唐珊珊;;米亚斯科夫斯基的个性化和弦——以《第四钢琴奏鸣曲》为例[J];大舞台;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火;浅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昆铁三中高三(7)班 夏南雁;钢琴奏鸣曲[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3 张佳林;古典不插电[N];音乐周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苏蕾;白建宇:我所有的话都在音乐里[N];广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杰;为生命谱写最壮丽的赞歌[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7 丁永明 编译;莫扎特乐曲有意无意均“黄金分割”[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周皓;走入后现代阵营的赛尔金[N];音乐周报;2011年

9 单三娅;李云迪正年轻[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宏文;学术打假刻不容缓[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吉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中的节奏技法[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2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慧君;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曲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4 李丽哲;韦伯第一和第二钢琴奏鸣曲之音乐解析与演奏诠释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毕研浩;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分析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刘碧贞;从作曲技法角度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浪漫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郝梦;希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8 吴洁;巴托克《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9 欧阳沾露;贝多芬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瑜;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刍议[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4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834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