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钢琴组曲和声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3 10:32
本文关键词: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钢琴组曲和声特色分析
【摘要】:伊萨克·阿尔贝尼兹(Isaac Albéniz,1860—1909年),,西班牙作曲家、钢琴家,代表作有钢琴作品Op.47《西班牙组曲》、组曲《伊比利亚》、Op.164《西班牙组曲》和《降A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剧《佩皮塔·希门尼斯》等。阿尔贝尼兹是第一个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本国丰富的民间素材与专业作曲技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西班牙作曲家,他创作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西班牙音乐,并为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阿尔贝尼兹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根植于西班牙民族的音乐文化,汲取西班牙民歌与舞蹈音乐中的创作元素和技巧,这些天才的作品表现出了整个西班牙的民族精神,并且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德彪西在评价阿尔贝尼兹时说:“他的作品中并没有明显引用民间音乐主题的痕迹,但是民间音乐却毫无痕迹地潜入了他的音乐”。 本文以钢琴组曲《伊比利亚》为研究对象,其和声特色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阿尔贝尼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伊比利亚》的创作背景与概观分析、和声分析以及和声特色地体现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从中探究阿尔贝尼兹晚期作品独特的和声风格与技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阿尔贝尼兹的《伊比利亚》和声特色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阿尔贝尼兹生平及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这一章首先介绍阿尔贝尼兹的生平及其主要音乐作品,然后对阿尔贝尼兹的音乐创作特征进行整体论述。 第二部分:《伊比利亚》的音乐形态分析。这一章对钢琴组曲《伊比利亚》的创作背景及概观进行简要概括;在创作背景这一节中将主要陈述西班牙民族音乐、印象派音乐及佩德雷尔等作曲家对阿尔贝尼兹创作的影响,并在音乐本体这一节中,对作品的旋律动机、节奏、曲式结构做简要介绍;以求在整体上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三部分:《伊比利亚》的和声分析。作为连接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阿尔贝尼兹在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和声技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给予音乐以更多的色彩性音效。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分别从调式调性(中古调式、全音音阶、西班牙民族调式、同主音调式复合、调性布局)、和弦材料(三度叠置和弦、非三度叠置和弦、附加音与复合和弦)以及和声进行(平行进行、持续性和声、下行的四音音列、二度和四度关系的和声进行)等三个方面对阿尔贝尼兹的钢琴组曲《伊比利亚》的和声技法进行细致的研究。 第四部分:《伊比利亚》的和声特色及其创作影响。在第三部分和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的和声特色,并在宏观上概括其和声风格对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博彦;伊萨克·阿尔贝尼斯——西班牙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J];钢琴艺术;2004年07期
2 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侯康为,邵文霞;阿尔贝尼斯钢琴音乐风格形成的三个阶段(上)──选自波拉·彼德尔曼《阿尔贝尼斯》一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樊祖荫;近现代和声中的平行进行[J];音乐研究;1985年02期
5 陈楠;;奏鸣原则在《伊比利亚组曲》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0年20期
6 王丹;;音高材料库——霍华德·汉森理论中的十二平均律资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03期
7 何扬;;伊萨克·阿尔贝尼斯和他的《伊比利亚》——作品浅析及演奏要点[J];音乐天地;2009年08期
8 罗薇;;绚烂的民族之花——简析阿尔贝尼斯的钢琴套曲《伊比利亚》[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284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8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