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抒情组曲》的创作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07:18
本文关键词:贝尔格《抒情组曲》的创作技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十二音序列 潜在调性因素 音名动机 集合4-5 基本音程模式
【摘要】: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抒情组曲》创作于1926年,,是一部以十二音序列为主要创作技法的乐曲。但贝尔格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严格遵守其师勋伯格所制定的一系列十二音序列创作原则,他大胆地在十二音序列中融入无调性的创作技法和潜在调性,使得《抒情组曲》既充满了现代感又带有十九世纪传统音乐的痕迹。 《抒情组曲》也是作曲家的一部爱情史诗,作曲家将他与他的爱人汉娜·福熙的既甜蜜又痛苦的爱情写进这部作品中,以此来纪念这段感情的真谛。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抒情组曲》进行本体上的详细分析: 一、从序列创作技法上的角度上分析 二、从潜在调性的角度上分析 三、关于乐曲中音名动机的分析 笔者所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传统和声分析法、阿伦·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分析法等等。 本文章主要从以上三个角度出发对《抒情组曲》的创作特点进行详细剖析,归纳与总结,通过分析来体会贝尔格将十二音序列、自由无调性与潜在调性三种不同的元素做融合的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蓉;;贝尔格音乐创作中的数字隐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1284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28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