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文选题:普通高等学校 切入点:课堂教学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的主旨所在,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广开音乐选修课,建立艺术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所有这些不但促进了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但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普通高校现存的课内外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的问题提出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构想,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加以论证。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介绍了我国普通高校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现状及本文选题原因、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提出本论题的理论依据及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二章论述了实施音乐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的构建、保障措施的确立及运行流程来阐述。第三章结合教学实践对我校实施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Abstract]:Cultivating people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the gis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music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country and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Open music elective courses, establish art societies, and carry out rich and colorful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all of which not on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music cultur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us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of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We must also realize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mus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demonstrate two aspect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ic teaching activities in and out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is topic,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first chapter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integration of music teaching contents in and out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thesis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its implement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in and out of the music class, main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in and out of the class in our school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0-4;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7期
2 ;源创教育杯“课堂教学精彩一页”征文启事[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3 张薏;;课堂教学中的“鲇鱼效应”[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4 徐海燕;;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新教育;2011年08期
5 谢秉志;“你总是心太软”──课堂教学点滴谈[J];中小学管理;1999年06期
6 王秀峰;;谈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8期
7 陈光辉;;关于课堂教学和教师成长的随想[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8 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9 彭文德;;浅谈课堂教学“尾声”[J];中学物理(初中版);1998年02期
10 王咏虹;;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J];中学物理;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2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兰英;;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海燕;;激情,演绎美术课堂的优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6 邓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黄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杨大千;刘彦红;;高校课堂教学艺术性之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付桂芳;;课堂教学录像研究——质与量研究结合的突破[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富斌;;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和谐政治课堂教学——对高中政治新课程和谐教学的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晓泉;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段安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赏析[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马玉顺 刘曰礼;新课改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武穴市四望镇中心学校 张烈学 汤文华;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N];黄冈日报;2005年
5 山西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庞国太;课堂教学应多给学生留些空间[N];科学导报;2005年
6 吉林省抚松县万良中心小学 于建新;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特约记者 沈祖啸;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报名工作规定出台[N];阿克苏日报;2008年
8 ;透视新兴中学“高效课堂教学”[N];盘锦日报;2008年
9 王芬芬 易平;吉首大学荣获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N];团结报;2008年
10 陆锡江 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文艳;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科书的“学本化”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度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玲;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康舒;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素苑;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树雷;七年制临床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柳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艳伟;高中地理课堂中的问题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鹏;新课程条件下中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熊怡海;高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0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16400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