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
本文选题:锡伯族 + 西迁 ; 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摘要】:汗都春不是一个孤立或偶发的音乐文化事象,它是锡伯族"广泛吸收——不失本我"之人文秉性的集中体现。在民族不断迁徙这个大背景下,他们总是不断地吸收强势文化、先进文化或乐于接受的文化而为我所用,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既有鲜明的本民族文化特质,又集多元文化为一身的文化载体。透过汗都春现象,对历史上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进行梳理,可见汗都春现象是锡伯族多重文化认同心理在西迁后的延续和集中体现。
[Abstract]:Handuchun is not an isolated or accidental musical cultural phenomenon, it is a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Xibo's humanistic nature of "absorbing extensively-without losing oneself".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tinuous mi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they are constantly absorbing strong culture, advanced culture or culture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for their own use, so that they have become a distinc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own people. Another set of multiculturalism as a cultural carrier.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Khan du Chun", this paper combs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of Xibo nationality in histor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henomenon of "Khan du Chun" is the continu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psychology of Xibo nationality after the westward migr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锡伯族“汗都春”调查研究》(XJEDU2007I32)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学俊;;“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喜利妈妈的传说》(锡伯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3 肖学俊;;汗都春平调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延红;射箭民族的歌与乐[N];音乐周报;2007年
2 赵春生 安素;锡伯族民间舞蹈[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杨竞;《锡伯猎歌》:延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N];辽宁日报;2008年
4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 见习记者 张娇岩;锡伯族灯官秧歌入选市级“非遗”[N];沈阳日报;2010年
5 本报主任记者 李彤;乐舞长歌立潮头[N];沈阳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臻青;留在民间 还是走进艺术院团[N];辽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叶飞;艾斯卡尔和他的灰狼乐队[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韩德仁;主旋律歌曲庄严更要亲切[N];音乐周报;2005年
9 如歌;《小白杨》背后的故事[N];西部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玲;东北古代音乐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宋明洁;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11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1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