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

发布时间:2018-09-11 17:08
【摘要】:从欧洲、美洲和港台传过来的通俗歌曲唱法,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是甚嚣尘上、妇孺皆能、老少咸宜了,就其唱法来说,基本上接近口语化,音域大多也在自然音域范围之内,在演唱上比专业的美声、民族唱法更容易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和掌握,也更具普适性。随着通俗唱法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各种润腔技巧在不同风格的歌手的演唱中精彩呈现,极大地拓展了通俗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应该说,通俗歌曲的这些润腔技巧对于民族声乐润腔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可贵的借鉴作用。
[Abstract]:Popular singing methods from Europe, America, Hong Kong and Taiwan have become very popular in today's China. Women and children are able to sing, young and old are suitable. As far as its singing method is concerned, it is basically close to colloquialism, and its range is mostly within the natural range. In singing, it is easier to be accepted and master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than professional Bel canto. With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opular singing methods, a variety of melting skills in different styles of singers in the wonderful presentation, greatly expand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popular songs,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se melting skills of popular so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melting art has a very valuabl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娟;;浅谈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J];大舞台;2010年01期

2 ;青年歌唱家耿为华面向全国征集词曲新作暨大型电视晚会演唱作品启事[J];音乐天地;2010年01期

3 董丽娟;;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生活;2010年01期

4 吴广川;;感人泪下的一首歌——谈《亲爱的中国我爱你》[J];词刊;2010年02期

5 刘臣;;论通俗歌手的综合素质[J];文化月刊;2010年Z1期

6 田野;;怎样演唱好通俗歌曲[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6期

7 林琳;;从“土洋之争”看现今民族声乐发展中的争议[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8 沈承宙;;谁回答我?——关于电视歌手大奖赛的思考[J];歌剧;2010年03期

9 董茉;;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异同之比较[J];大舞台;2010年02期

10 张旭东;;中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字声问题及审美差异[J];人民音乐;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菁;;“从历代‘乐府'概念的指向看合乐诗歌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提纲)[A];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群;王建;高下;沈晓辉;俞晨杰;杨烨;;美声与民族唱法中不同元音嗓音测试分析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3 崔艳;;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从《新疆好》谈谈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来辅助音乐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聂秀娥;;弘扬音乐文化 服务和谐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笃军;张菊凤;;浅谈一个歌手的“歌唱能力”[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杨瑞庆;;漫谈歌曲创新[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邵志根;;试谈各阶层群众的音乐审美特点[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声乐教育——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上的讲话[A];首届中国大众音乐高层论坛暨2005年《中国大众音乐年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绍昭;;发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安雅·森茨;朱易;;从《阿诗玛》到彝族“Rap”:以彝族为例论中国媒体中的少数民族[A];阿诗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朝民;旭日阳刚中国梦[N];农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云宽;荆楚艺术精品抢眼全国大舞台[N];湖北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立元;红色热土歌声起 涉县老乡笑意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记者 伍斌;民歌越唱越“快”就能流行?[N];解放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苏丽萍;乘着歌声的翅膀[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伍斌;青歌赛民族唱法千人一嗓[N];解放日报;2010年

7 李曦曦 胡佳轶;“千人一嗓”太单调 民族唱法缺个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纸;民歌节,在民族的土壤里生根开花[N];南宁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袁悦 记者 黄华;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全国乡村歌手大赛决赛开赛[N];云南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媛;在声乐学习实践中感悟民族新唱法的“声”、“字”、“情”[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2 李扬;论女高音歌唱中共鸣的运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朱意;论胡松华声乐艺术的民族性追求[D];河南大学;2010年

4 赵巍;从《星光大道》歌手看“学院派”声乐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天生;张智斌民族声乐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瑶;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颖楠;高中音乐课程对学生人格素养养成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兵;民族声乐在中等艺术学校豫剧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文幸闺;歌剧《江姐》的演释之路[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10 彭黄;民族唱法个性化的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237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37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