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十番”研究的学理之路

发布时间:2018-09-14 08:53
【摘要】:正十番,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形式①,在明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发展和流传于民间、文人、宫廷、宗教之间。"十番"一词,早在明、清两代就时常出现于小说、笔记中,可见其当年流传之广、之盛。这些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十番记载的"文学家"
[Abstract]:As a traditional form of Chinese instrumental ensemble, it was produced, developed, and spread among the folk, literati, court, and religion during a long period after the Ming Dynasty. " The word "ten times", as early a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ften appeared in novels and notes. These "litterateurs", who have left ten records in their literary works,
【作者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
【基金】: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江南礼俗中的十番音乐研究”课题的资助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乔建中;杨荫浏先生与十番锣鼓的一段旧缘[J];音乐研究;2004年01期

2 张伯瑜;京、津民间十番锣鼓与清宫廷十番锣鼓[J];中国音乐学;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伦旺;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J];音乐研究;2000年04期

3 崔晓娜;保定易县后部村“十番乐”初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项阳;乐户与鼓吹乐[J];文艺研究;2001年05期

5 项阳;;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J];中国音乐;2007年02期

6 崔晓娜;河北保定易县十番会现状的考察与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褚历;西安鼓乐中坐乐全套的曲式结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莘;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4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鲲;用动机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民歌[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2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小刚;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现状的三种模式及其社会心理背景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扬;湖南常德渔鼓调查报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5 曾娜妮;灌溪镇丧葬仪式音乐及其乐班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孙云;礼非乐不行 乐非礼不举[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邬晶琳;对中国改编钢琴作品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建;鄂南提琴戏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9 赵士玮;苏北睢宁县唢呐班调查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肖银芬;中国扬琴传统流派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乔建中;杨荫浏先生与十番锣鼓的一段旧缘[J];音乐研究;2004年01期

2 张伯瑜;中国锣鼓乐的节奏构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玲;;潮州大锣鼓音乐传承和发展探究[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2 王福银;王冰;;状声字谱研究[J];民族艺术;2011年02期

3 刘长林;;南海醒狮鼓乐“桩狮”鼓点艺术特征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唐春;;海阳秧歌的舞蹈动律与音乐特性的关系——以“艮劲儿”与“水斗”为例[J];舞蹈;2010年1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敏;;论海城高跷秧歌传统的表演程式[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炳钦;响彻闽南的潮州锣鼓乐[N];闽南日报;2010年

2 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 蔡曙鹏;鸣锣舞晨风[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张林雨;云冈大锣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杜亚雄;多元的新加坡传统音乐[N];音乐周报;2006年

5 舒琳;三晋佳音把耳朵叫醒[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汪建根;众专家会聚云冈研讨“大锣鼓”[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首席记者 史洪斌;田庄台镇龙舞:盘锦民俗活化石[N];盘锦日报;2008年

8 ;枝繁叶茂花艳丽[N];梅州日报;2011年

9 李道凡;阿炳与《二泉映月》[N];安徽日报;2001年

10 王杰;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松清;宗族认同下的吹打乐[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宙;常山战鼓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静;圣俗之间的音乐事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苏榕;山东胶东地区秧歌音乐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史济堂;临汾威风锣鼓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石萍;湖南新化县广阐宫傩仪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舒静;中和之韵——中国民族民间器乐艺术瑰宝“十番”[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慧芳;胶州秧歌音乐文化之家族特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魏麒;花鼓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峻;略论胶州秧歌的特征、发展及保护[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242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42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