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从【憨头郎】的遭遇谈“俚曲”的挖掘、整理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8-10-11 17:55
【摘要】: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聊斋俚曲(简称俚曲)是清代初期由蒲松龄创立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它取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鲁中方言俚语作载体,承诸宫调、鼓子词的唱白相间、散韵交织的文体及套数结构来讲唱故事,充分表达了人们愤世嫉俗、惩恶劝善的仁德精神。俚曲是明清俗曲的活化石,它是一种创新型的文化形态,它在汲取俗曲及前代艺术巨大成果的基础上,又使其沿着说唱化、戏曲化的道路前进,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可以说,聊斋俚曲在明清俗曲及说唱、戏曲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三百年来,俚曲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传唱不断。但由于历史
[Abstract]:Liaozhai Liqu, which is being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non-posthumous projects, is a new art form created by Pu Songling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singing of drum ci is white, 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rhyme are intertwined to tell the story, which fully expresses the spirit of Ren De, which is cynical and dissuasive. Li qu is a living fossil of Ming and Qing vulgar songs. It is an innovative cultural form.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vulgar music and previous generation art, it makes it advance along the road of rap and drama, and accumulates rich experience. So it can be said that Liaozhai sla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ng and Qing vulgar songs, rap and opera art. For three hundred years, slang has been popular and sung. But because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焕英;;京剧曲牌音乐中的非规则游戏[J];大舞台;2006年01期

2 白_";;京剧传统曲牌[J];戏剧文学;2006年04期

3 于林青;;曲牌音乐学习笔记[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4 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选载之一)[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选载之三)[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冯光钰;;曲牌考释:目的与方法[J];音乐探索;2007年04期

7 冯光钰;;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上)[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8 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选载之四)[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音乐考释(选载之八)[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冯光钰;;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下)[J];中国音乐;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冯光钰;曲牌音乐:万变不离其宗[N];音乐周报;2003年

2 李晓林;庆阳唢呐:把人生演个周遭[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通讯员 郑家裕;《杨林堂鼓》年接待游客10余万[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周琦;聊斋俚曲曲牌音乐要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张凤侠;北曲双调曲牌考论[D];安徽大学;2007年

4 郭进怀;扬剧曲牌〔梳妆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李娜;秦腔两种不同色彩旋律及曲牌、曲式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4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264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