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从“冷门”到“热点”——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

发布时间:2019-01-05 18:48
【摘要】:作为本土宗教文化的道教音乐是学界涉足不多的"冷门"。自20世纪50年代末,部分学者零星地做了一些道教音乐的收集整理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更多学者参与道教音乐的田野考察、资料收集、学术理论研究,以及将道教音乐引入剧院舞台作艺术性表演展示,这一学术"冷门"逐步形成研究"热点"。文章以过往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实践之综述和分析为主要内容,对当代道教音乐做了回顾和展望。
[Abstract]:Taoist music, as a native religious culture, is a rare subject in the academic world. Since the late 1950s, some scholars have done som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aoist music sporadically.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1980s, with more scholars participating i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academic theory research of Taoist music,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of Taoist music to theatrical stage for artistic performance display, this academic "cold" gradually formed a "hot spot". This paper review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contemporary Taoist music 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artistic practice of Taoist music in the past.
【作者单位】: 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基金】:中央财政支持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特色重点学科”(学科代码050402)项目资助
【分类号】:J6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大灿;;应当重视道教音乐的搜集和整理[J];道协会刊;1982年02期

2 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1957—2008)[J];音乐研究;2010年02期

3 刘红;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基于道教音乐之概念与价值观念的讨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丽萍;;连城道教经韵的旋律和节奏特点[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S1期

2 孙凡;“全真正韵”的咏唱风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刘正维;高腔与道教音乐的渊源辨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孙凡;全真正韵的程式性特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毛宛平;兴山的围鼓[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蔡际洲;许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30年——关于学术规范的审视与学术创新的反思[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1957—2008)[J];音乐研究;2010年02期

8 马_g;;武当山道教科仪与法器造型解析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3期

9 汤光华;郭莉;;1980-2010赣南客家音乐研究之定量分析[J];四川戏剧;2012年06期

10 张振涛;;风起田野——杨荫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民间音乐考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波;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张咏春;中国礼乐户研究的几个问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陈超;该拿什么音声“献”给你?[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春玲;鹿邑道教音乐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徐雅琪;泰山碧霞祠道教音乐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李雪娜;昌吉市丧葬礼俗中的民间道教音乐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澄;沙河大杜村道教音乐的考察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喜珊;莆仙目连戏与道教渊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逯凤华;泰山岱庙藏谱《玉音仙范》的相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周函旭;一个走出传统的传统乐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徐倩;胶东道乐“勾凡调”及相关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任舒静;中和之韵——中国民族民间器乐艺术瑰宝“十番”[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大灿;;应当重视道教音乐的搜集和整理[J];道协会刊;1982年02期

2 刘红;;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J];中国道教;1992年02期

3 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上)[J];中国道教;2006年06期

4 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下)[J];中国道教;2007年01期

5 罗明辉;道教音乐研究综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甘绍成;20世纪的道教音乐研究回眸[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3期

7 甘绍成;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存在的问题──兼谈仪式音乐的研究范围及方法[J];宗教学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千年古韵 崂山道教音乐[J];走向世界;2010年11期

2 伍一鸣;;江南道教音乐的由来和发展[J];中国道教;1989年01期

3 陈应迅;北京白云观道教音乐团赴港首演[J];中国道教;1994年04期

4 尚丽新;道教音乐与唐五代词[J];晋阳学刊;2000年04期

5 罗明辉;道教音乐研究综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刘红;;当代道教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上)[J];中国道教;2006年06期

7 朱亚娟;;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的特点及功能[J];才智;2009年04期

8 金平;;豫南民间道教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考略[J];人民音乐;2011年04期

9 蒲亨强;;道教声乐研究漫谈[J];民族艺术;1990年02期

10 钱建明;道教音乐及其科仪功能的演化[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培元;;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理论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张晓芳;王宝光;蒋诚志;贺忠海;;激光光笔式三维坐标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 黄强;薛小杰;;西北水资源利用极限分析及临界调控理论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宋原;;在艺术实践中强化德育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5 张东辉;;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曲青山;;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万良;;浅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与对策建议[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孙仁;章家骅;;三个物体之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田黎;黄仰模;;中医“治未病”思想初探[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秉安;;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物流理论研究十大热点问题[N];中国建材报;2003年

2 马书铭;要加强军事后勤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3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加强理论研究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捷径[N];检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亚杰;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 大力推进党建理论研究和宣传[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罗静雯;强化反腐理论研究 服务“和谐重庆”建设[N];重庆日报;2006年

6 记者 王丽;四川:振兴理论研究 检校共建基地[N];检察日报;2007年

7 王晓明;破解市场难题充当行业“前哨”[N];期货日报;2005年

8 卫兴华(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阎民;美军加强理论研究新举措[N];解放军报;2001年

10 李春生 陈可冀;中医抗衰老理论研究的展望[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杰;铁、钌、锇对氮活化的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彭晓东;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微观不稳定性及湍流理论研究[D];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002年

3 王端武;国家安全生产保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张坚;一些硼烷离子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领;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6 董静;痰湿体质基础研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松林;蒙药调和体素作用机理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解菊;类硅烯结构及反应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谭宏;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晓菲;文化生态视角下普通高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构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房静;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李玉平;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5 徐东;当前文化情境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肖典;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戴拥军;法律翻译:法律机制下的交际行为[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永利;德育叙事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周健;海河口清淤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汪全;国网公司总部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402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02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