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上肢肢体动作对竖琴演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5-22 10:00
【摘要】:竖琴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拨弦类乐器,不仅在乐队中担任色彩性伴奏乐器的角色,而且在独奏的舞台上用其天籁之声展示着独特魅力。在竖琴演奏中,演奏者通过上肢肢体各部位即肩部、手臂、手肘、手腕、手掌以及手指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调节来改变音色、提高演奏技巧以及丰富表演方式,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诠释不同时期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本文将结合个人多年的习琴经验与研习作品的演奏经历,对于上肢肢体动作对竖琴演奏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文用以下三章对.上肢肢体动作对竖琴演奏的影响加以论述。第一章涉及上肢肢体的各个部位、基本动作及演奏效果:第二章论述上肢肢体在竖琴演奏中的实际运用;第三章讨论了上肢肢体姿态与视觉美感的关系。通过以上这三章的论述,目的在于强调上肢肢体对于竖琴演奏的重要意义。
[Abstract]:As a kind of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long history, harp not only plays the role of colored accompaniment instrument in the band, but also shows its unique charm with its sound of nature on the stage of solo. In harp playing, the performer changes the timbre, improves the playing skills and enriches the way of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and adjustment between the shoulders, arms, elbows, wrists, palms and fingers of the upper limbs and limb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mor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styles of music work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influence of upper limb body movement on harp playing based on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of piano practice and the playing experience of studying works.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are used. The influence of upper limb movements on harp playing is discussed.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with each part of the upper limb, the basic movements and the playing effec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upper limb in harp playing;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ture of the upper limb and the visual aesthetic feeling. Through the above three chapters, the purpose is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upper limbs for harp playing.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景杜;;舞蹈肢体动作价值观[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鲁羊答《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演员不必投入角色[J];大众电影;2004年08期

4 乐天;;读懂你的“肢体语言”[J];新前程;2009年07期

5 轩然;;跟黑猩猩学接吻[J];中学生百科;2009年06期

6 ;中国式体育[J];读者(原创版);2011年12期

7 ;《蜗居》经典台词[J];汽车观察;2009年12期

8 杨天林;感觉古代乐舞(散文)[J];朔方;2005年05期

9 礼文;;名流愚人节[J];大众文艺(快活林);2002年06期

10 吴云红;;广场舞教学及健身的意义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凌辉;;民族传统秧歌体育化——健身秧歌规范性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马保奉;问候礼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2 戴志悦;压力大试试练瑜伽[N];健康时报;2007年

3 记者 孔繁平 卢金增 通讯员 袁成福 于潇隽;为在押人员量身定做“心灵减压操”[N];检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淼;菲利普·比佐:孤独的动作诗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赵晓岚;沟通误区“被肯定”思维[N];天津日报;2007年

6 博锋;“逃离反应”泄露罪犯心理秘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7 容小翔;手为什么抖个不停[N];中国石油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邱海黎;乌干达孤儿合唱团来华“为爱而歌”[N];中国妇女报;2009年

9 刘玲玲;怎样批评孩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光明网记者 张雪莹;网络语言的尴尬与困惑[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倩;现代汉语肢体动作类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仲伟;体感游戏中玩家的肢体动作对空间认知的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权宁玫;上肢肢体动作对竖琴演奏的影响[D];上海音乐学院;2014年

4 曹映雪;探究板胡演奏肢体动作与演奏技术的融会贯通[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82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482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