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解析我国明清时期的音乐心理思想

发布时间:2019-07-18 11:14
【摘要】:明清时期的音乐心理思想主要探讨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创作心理以及音乐养生思想,其中关于音乐表演心理学思想的研究集古代表演心理理论之大成,从音乐练习、表演行为、想象、联想、先天音乐才能、后天努力、表演者的个体特征等方面,具体而细致地讨论了音乐表演心理中一系列的论题,标志着我国古代对该命题研究的成熟。尽管涉及到音乐创作心理理论较少,但对其认识却有相当的深度,主要表现为提出了创作应因人而施、因人而异,满足不同文化层析的欣赏者的需要,突破了自先秦以来所确立的崇尚以雅颂之音为标准的音乐创作,为音乐创作的多样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时期在音乐表演心理和音乐创作心理思想所取得的成果足以同两汉魏晋时期相媲美,从而确立了该时期在中国古代音乐心理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Abstract]: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music psychology thought mainly discussed the music performance psychology, the music creation psychology and the music health-keeping thought, among them, the study of the music performance psychology thought is the major of the ancient performance psychology theory, from the music practice, the performance behavior, the imagination, the association, In the aspects of the innate music ability, the acquired effort,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of the performer and so on, a series of topics in the music performance psycholog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he maturity of the research of the proposition in ancient China is marked. Although the theory of the music creation is less, it has a considerable depth to its understanding,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at the creation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people, depending on the person,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connoisseur of different culture chromatography, It breaks through the music creation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the pre-Qin period, and has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usic creation. The result of the period in the music performance psychology and the music creation psychological thought is sufficient to be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two Han and Jin Dynasties, thus establishing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cient music psycholog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6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霖;探幽寻宝 古璧生辉——读《先秦心理思想研究》和《汉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科学;1985年04期

2 朱永新;二程心理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1982年04期

3 燕国材;《关尹子》的心理思想蠡测[J];心理学报;1986年01期

4 白振祥,易平;王安石人才管理心理思想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徐仪明;《易经》心理思想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黄成惠;;建议发掘中医心理思想[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83年08期

7 燕国材;中国古代心理思想中的能力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8 燕国材;孟子的心理学思想研究[J];心理学报;1993年04期

9 朱永新;二程关于“知”的心理思想[J];中州学刊;1985年01期

10 徐仪明;《易经》心理思想研究[J];齐鲁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明清时期淮盐走私的形式、原因和治理[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彭彦琴;;六朝文艺心理思想中的人格问题[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提要)[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范沛潍;;明清时期开封的交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唐建军;陈学文;仇名虎;胡永吉;;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波;;明清时期淮盐走私的形式、原因和治理[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7 张建伟;;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徐心希;;明清时期福建输入的西班牙银币与粮价波动的关系[A];福建省钱币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东南亚历史货币暨海上丝绸之路货币研讨会专辑[C];1994年

9 颜军;;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10 王社教;;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保林;明清时期掘港营的巡洋会哨制度[N];南通日报;2010年

2 王东 市科协;芜湖在明清时期的创新表现[N];芜湖日报;2010年

3 张占力;明清时期山东家族的善行义举[N];联合日报;2010年

4 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张建民;明清时期的山地资源开发及山区发展思想[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许展;锁定明清时期特定的知识分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吴大华;贵州通道文化与明清时期国家法律的传播[N];贵州日报;2011年

7 王日根 杜承骏 许欣舸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日根);明清时期闽商的若干特点[N];团结报;2009年

8 记者 郭彦 通讯员 王宣;社区区标作代言[N];北京社区报;2009年

9 江小角 作者单位:桐城市博物馆;明清时期桐城文化的特征[N];安徽日报;2002年

10 记者 孟苗;临猗惊现清代科举考试童生试卷[N];山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纪丽真;明清山东盐业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袁婵;明清时期闽赣地区山林产品流通与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军;明清时期海上商品贸易研究(1368-1840)[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7 孙清玲;明清时期中琉友好关系遗存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广洲;明清山东商贾精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2 周惊涛;明清徽商与江浙地区的文教事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占华;城隍信仰与明清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燕;明清时期大理白族饮食文化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朗;明清苏州村落的景观要素及其变迁[D];苏州大学;2005年

6 余燕飞;明清时期湘鄂赣交界山区社会变迁与社会控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肖启荣;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干堤修防的组织、管理与纠纷[D];武汉大学;2005年

8 徐艳;明清金沙江下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6年

9 宋丽丽;明清时期甘肃洮岷地区汉族移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程李英;论明清徽州的家法族规[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5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515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