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再阐释——李贽音乐美学思想读解
发布时间:2021-02-17 19:02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反封建、反礼教的精神,相比中国古代传统的儒、道两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民主精神。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既是对儒家礼乐思想的批判与吸纳,也是对道家自然乐论的改造和融合。将李贽音乐美学思想与儒、道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使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由"发乎情、止乎礼""无为、平和"进而改造融合为"发乎情性、由乎自然""以人为本、以心为本"进行再次解读和认识,并对现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崭新的视角。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由“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发乎情性、由乎自然”:儒家礼乐思想吸纳与批判
(一) 儒家音乐美学观的主要代表
1. 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观
2.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观
3.《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观
(二) 李贽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吸纳与批判
三、由“无情”“平和”为自然到“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道家自然乐论的融合与改造
(一) 道家音乐美学观的主要代表
1. 道家的音乐美学观
2. 老子的音乐美学观
3. 庄子的音乐美学观
4. 汉魏晋及以后的音乐美学观
(二) 李贽对道家自然乐论思想的融合与改造
四、“以人为本, 以心为本”:对儒、道音乐美学思想的突破和挑战
(一) 在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
1. 接受吸纳
2. 批判超越
(二) 在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
1. 继承吸纳
2. 突破挑战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J]. 郑璐,朱艺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2]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纪念李贽诞辰490周年忌辰415周年[J]. 张建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中国式“儿童发现”的完成:李贽“童心说”源流及内涵[J]. 陈乐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7)
[4]“童心说”对老子“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J]. 王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5]李贽音乐美学思想的“童心说”基础解析——“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四[J]. 徐海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6]“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的思想属性——“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一)[J]. 徐海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2(01)
[7]从《琴论》看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J]. 胡健,张国花. 求索. 2007(05)
[8]对李贽“琴者心也”音乐美学思想的探究[J]. 王维.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4)
[9]论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J]. 杜洪泉.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J]. 王志成. 艺术百家. 2005(05)
硕士论文
[1]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基础[D]. 徐海东.南京艺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03839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由“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发乎情性、由乎自然”:儒家礼乐思想吸纳与批判
(一) 儒家音乐美学观的主要代表
1. 儒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观
2.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观
3.《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观
(二) 李贽对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吸纳与批判
三、由“无情”“平和”为自然到“非于情性之外复有所谓自然而然也”:道家自然乐论的融合与改造
(一) 道家音乐美学观的主要代表
1. 道家的音乐美学观
2. 老子的音乐美学观
3. 庄子的音乐美学观
4. 汉魏晋及以后的音乐美学观
(二) 李贽对道家自然乐论思想的融合与改造
四、“以人为本, 以心为本”:对儒、道音乐美学思想的突破和挑战
(一) 在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
1. 接受吸纳
2. 批判超越
(二) 在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
1. 继承吸纳
2. 突破挑战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美学视域的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研究[J]. 郑璐,朱艺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2]关于李贽的思想和研究——纪念李贽诞辰490周年忌辰415周年[J]. 张建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中国式“儿童发现”的完成:李贽“童心说”源流及内涵[J]. 陈乐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7)
[4]“童心说”对老子“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J]. 王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5]李贽音乐美学思想的“童心说”基础解析——“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四[J]. 徐海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4(03)
[6]“发乎情性,由乎自然”的思想属性——“李贽音乐美学的思想基础”研究(之一)[J]. 徐海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2(01)
[7]从《琴论》看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J]. 胡健,张国花. 求索. 2007(05)
[8]对李贽“琴者心也”音乐美学思想的探究[J]. 王维.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04)
[9]论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J]. 杜洪泉.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J]. 王志成. 艺术百家. 2005(05)
硕士论文
[1]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基础[D]. 徐海东.南京艺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038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03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