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乌德——琵琶的中原“本土化”探究

发布时间:2022-08-02 16:30
  在古丝绸之路上引进的外来乐器"乌德"及其音乐,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独特靓丽的风景线。随着外来乐器中原"本土化"的进程,乐器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演奏姿势与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它一个小小的侧面,折射出各国人民相互文化交流的需求性和必要性。在漫长的丝绸之路旅途上,胡人们携带着古波斯的乐器之王——"乌德",骑在马背或驼背上尽情地演奏;又在休憩之余围在篝火旁,夜光杯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曲项琵琶助兴歌舞。南北朝以来中国人也开始接受了这种乐器,不仅在丝绸之路上演奏它,而且被引入宫廷成为乐队的主奏乐器。尤其是宋代以后乐器入乡随俗不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致使约在明代中、后期古波斯的"乌德"蜕变为中国的"琵琶"。这样,不仅乐器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伴随一种中国式乐器的产生,更形成了一种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独一无二用指甲面触弦发声的演奏技法。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琵琶”溯源
    1. 长颈类弹拨乐器
    2. 短颈类弹拨乐器
二、从“乌德”到“琵琶”的形制演变
    1. 圆腹横抱拨 (子) 弹
    2. 面阔斜抱拨 (子) 弹
    3. 扁腹竖抱指 (甲) 弹
三、从“乌德”到“琵琶”的演奏嬗变
四、壁画等中的琵琶乐器形象
结语



本文编号:3668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68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