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民歌伴奏的传承与保护探析——以皖南“慢赶牛”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8 08:43
  皖南民歌是我国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起源于安徽地区,在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影响下,皖南民歌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慢赶牛"是皖南民歌的代表品作之一,集皖南民歌的精华于一体,以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自身魅力闻名世界。随着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传统民歌的发展、传承以及保护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类传统民歌伴奏,让宝贵的民歌文化资源不至消亡,需大力开拓创新,推动民歌伴奏以多种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歌“慢赶牛”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二、民歌伴奏“慢赶牛”传承的时代意义
    (一)有利于传承民间文化。
    (二)有利于建立丰富的区域文化体系。
    (三)有利于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快速推进。
三、新时期“慢赶牛”等民歌伴奏的传承路径
    (一)借助网络新渠道进行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二)重视民歌的活态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皖西南山歌的形态特点研究——基于“慢赶牛”为例[J]. 张潇潇.  滁州学院学报. 2019(04)
[2]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江山“村歌”的观察与思考[J]. 陈景娥.  民俗研究. 2019(03)
[3]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J]. 李荣启.  艺术百家. 2018(06)
[4]安徽民歌“慢赶牛”音乐特征研究[J]. 洪仁国.  湘南学院学报. 2018(03)
[5]《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罗亮星.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5)
[6]美丽乡村背景下黔西南布依族香车河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J]. 马辉,邹广天,何彦汝.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06)
[7]茶文化对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影响探究[J]. 刘倩.  福建茶叶. 2017(10)
[8]黑衣壮原生态民歌的“汁”与“味”[J]. 李德彪.  音乐创作. 2017(06)



本文编号:3721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721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