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2:25
本文关键词:集合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增加了人们对于住宅的需求,从而使集合住宅作为一种适合社会现状的居住形式,并普遍存在于城市中。集合住宅室内空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设计也越来越精细化。对于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住宅空间的特质,及它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意义。对居住空间的营造,可以使家居生活更舒适便捷,对于舒适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而是空间呈现出来的家居文化、生活品质和审美观等多方面因素。随着现代设计发展的日新月异,不同的材料装饰与形态设计之间互动构成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要将这些元素合理的运用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还要把各种空间组成要素、设计法则和原理构建起来,必需要对空间有精确的把握处理。从而为现代集合住宅室内居住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为丰富人类生活,强调人的心理需求体验做出积极贡献。论文以集合住宅室内空间为研究对象,将主要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对集合住宅的形成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表述,并对此类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总结。第二章针对集合住宅的相关概念,发展趋势;室内空间设计模式和要求;不同居住需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集合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从而营造更适合当代人的居住空间。第三章首先从集合住宅的户型类型出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居住空间内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空间逐一进行设计分析,结合人的生理及心理尺度,并参考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室内空间形态及环境的研究分析,着重讨论技术、材料、功能、色彩等因素对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影响,以及通风、采光、声环境及空气质量等居住环境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适合当前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方式。第四章选取日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六甲集合住宅、国内广州万科万汇楼以及MUJI住宅设计案例,对它们的室内设计方法及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研究课题与实际案例的紧密结合,也为论文的理论性研究提供有力地支持。第五章为结语,结合集合住宅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希望能为现阶段集合住宅室内设计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从而提升集合住宅的居住舒适度。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力求将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创造出较高的居住舒适度,充分考虑不同住户对居住环境的需求,着力满足当代人富有个性化的居住需求,对当前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以及对其发展的畅想。
【关键词】:集合住宅 室内设计 空间 需求 居住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2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4
- 1.1.1 人口城市化13
- 1.1.2 城市居住环境演变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15-18
- 1.3.1 国内现状15-16
- 1.3.2 国外现状16-18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8-19
- 1.4.1 研究内容18
- 1.4.2 研究方法18-19
- 第2章 集合住宅及其室内空间相关理论19-29
- 2.1 集合住宅分析19-22
- 2.1.1 集合住宅的概述19
- 2.1.2 集合住宅的设计发展趋势19-22
- 2.2 基于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分析22-24
- 2.2.1 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模式22-23
- 2.2.2 集合住宅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求23-24
- 2.3 对集合住宅居住需求的影响要素分析24-28
- 2.3.1 家庭人口构成与居住需求24-25
- 2.3.2 家庭居住行为与居住需求25-27
- 2.3.3 地方习俗差异与居住需求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集合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29-63
- 3.1 集合住宅各类户型设计研究29-37
- 3.1.1 两室户与三室户型29-31
- 3.1.2 小户型和超大户型31-34
- 3.1.2.1 小户型31-33
- 3.1.2.2 超大户型33-34
- 3.1.3 三维空间组合户型34-37
- 3.2 集合住宅室内空间功能研究37-49
- 3.2.1 公共空间37-41
- 3.2.1.1 起居室37-39
- 3.2.1.2 餐厅39-40
- 3.2.1.3 工作室40-41
- 3.2.2 私密空间41-44
- 3.2.2.1 主卧室41-43
- 3.2.2.2 次卧室43-44
- 3.2.3 服务空间44-46
- 3.2.3.1 厨房44-45
- 3.2.3.2 卫生间45-46
- 3.2.4 辅助空间46-48
- 3.2.4.1 储藏46-47
- 3.2.4.2 阳台47-48
- 3.2.5 交通空间48-49
- 3.2.5.1 玄关48-49
- 3.2.5.2 过道49
- 3.3 集合住宅室内空间形态研究49-59
- 3.3.1 空间色彩49-52
- 3.3.2 空间装饰52-55
- 3.3.3 空间材料55-58
- 3.3.4 空间绿化58-59
- 3.4 集合住宅室内空间环境研究59-62
- 3.4.1 光环境59-60
- 3.4.2 声环境60-61
- 3.4.3 空气质量61-62
- 3.5 本章小结62-63
- 第4章 集合住宅室内空间案例分析63-72
- 4.1 安藤忠雄六甲住宅63-65
- 4.1.1 六甲住宅基本概况63
- 4.1.2 设计中解决的问题63-65
- 4.1.3 对设计方法的总结65
- 4.2 广州万科万汇楼65-67
- 4.2.1 万科万汇楼基本概况65-66
- 4.2.2 设计中解决的问题66-67
- 4.2.3 对设计方法的总结67
- 4.3 MUJI住宅空间设计67-70
- 4.3.1 MUJI住宅基本概况67-68
- 4.3.2 设计中解决的问题68-70
- 4.3.3 对设计方法的总结70
- 4.4 本章小结70-7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2-75
- 5.1 结论72-73
- 5.2 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78-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庆威;模式化住宅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丁聪;城市住宅套型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蕊;我国集合住宅套型设计适应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3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9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