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传统民居以通风主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区传统民居以通风主的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气质量 传统民居 影响因素 改善策略 通风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步推进,重庆村镇老旧建筑的大拆大建现象也非常普遍,通过对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的大量调研,发现房龄在80年左右的传统民居保留比较完整,尚有比较高的经济、文化和研究价值,当地居民也已经习惯了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折掉重建,不仅浪费资源也不一定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调研过程中同时发现大部分有经济价值传统民居建筑已经完成功能转型,由单纯居住功能装变为商住功能。目前重庆传统民居古镇已有28处被列为市级文化名镇,18处被列为国家级文化名镇,居民们会在这些被保护的民居中长时间生活,但是室内居住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问题亟待解决。虽然重庆传统民居周边生活环境十分生态,建筑技术也是传统工艺,并不存在因建筑用材和装修引起的甲醛、苯系物等现代新居的室内污染物问题。但是传统民居由于建造初期建造用材、建造技艺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小面宽、大进深、开窗不足、热工性能差等不适宜当代人居住的问题。室内空气质量在我国已经被关注十年之余,国内的研究多针对新建住宅,而很少有人关注传统民居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重庆地区特有的地形、气候、文化特征决定了重庆传统民居特定的建筑形态,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民居室内通风差、湿热高等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之前少有学者针对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过研讨,所以本文结合“十二五课题”要求,针对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研、实测,找到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初步改善措施,通过软件模拟优化改造方案,并在“十二五”示范点建筑进行方案实施,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反馈改造措施的有效与否。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范围及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概括性的论述;第二章:室内空气质量与评价。论述构成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要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体系;第三章: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调研分析。了解重庆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调研点,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第四章: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措施。针对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当地居民的改造经验,从建筑功能、控制污染源、室内通风、空气净化层面总结空气质量改善方式。第五章:示范建筑的改造设计。根据第四章的改造方式方法,结合示范建筑调研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造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软件模拟,通过模拟反馈优化设计方案。示范建筑施工结束后进行数据测定,前后数据对比得出改造结论。第六章:结论。对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改善进行总结与展望,对论文不足之处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空气质量 传统民居 影响因素 改善策略 通风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834.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5
- 1 绪论15-23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2.1 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国际进展15-17
- 1.2.2 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国内现状17-18
- 1.3 存在的问题18-19
- 1.4 本文研究思路19-23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19-21
- 1.4.2 本文的框架21-23
- 2 室内空气质量与评价23-41
- 2.1 室内空气质量构成要素23-27
- 2.1.1 物理性指标23-24
- 2.1.2 化学性指标24-27
- 2.1.3 生物性指标27
- 2.1.4 放射性指标27
- 2.2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27-35
- 2.2.1 厨房产生的污染28-30
- 2.2.2 日用化学品污染30-32
- 2.2.3 建材产生的污染32-33
- 2.2.4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33-35
- 2.3 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5-36
- 2.3.1 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单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5
- 2.3.2 室内空气诸多污染物协同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5-36
- 2.3.3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体感觉症状36
- 2.4 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36-38
- 2.4.1 评价标准与评价因子36-37
- 2.4.2 评价方法37-38
- 2.4.3 评价程序38
- 2.5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38-41
- 3 重庆地区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调研分析41-77
- 3.1 重庆传统民居形态分析41-47
- 3.1.1 重庆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41-43
- 3.1.2 重庆传统民居形成的社会背景43-46
- 3.1.3 重庆传统民居的演变特征46-47
- 3.2 典型重庆传统民居调研点的选取47-54
- 3.2.1 调研范围47-48
- 3.2.2 调研点主要问题总结48-52
- 3.2.3 影响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52-53
- 3.2.4 问卷调研结果汇总53-54
- 3.3 安居古镇详细调研与数据分析54-63
- 3.3.1 安居古镇的基本概况54-55
- 3.3.2 安居住户的基本概况55-57
- 3.3.3 影响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主要因子的测定57-62
- 3.3.4 调研结果分析与总结62-63
- 3.4 荣庐庄园调研分析63-74
- 3.4.1 荣庐庄园的基本概况63-66
- 3.4.2 荣庐庄园的功能演化66-67
- 3.4.3 影响客房空气质量主要因子的测定67-74
- 3.4.4 调研结果分析与问题总结74
- 3.5 确定影响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因子74-77
- 3.5.1 通风换气74
- 3.5.2 相对湿度74-75
- 3.5.3 CO CO_2 浓度75
- 3.5.4 室内菌落总数75-77
- 4 重庆传统民居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措施77-91
- 4.1 建筑功能优化设计77-82
- 4.1.1 平面组合优化设计77-78
- 4.1.2 地面的改造设计78-80
- 4.1.3 墙体的改造设计80-81
- 4.1.4 屋顶的改造设计81-82
- 4.2 污染源的控制82-84
- 4.2.1 减少释放污染物严重的建筑材料的使用82-83
- 4.2.2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措施减少建材使用后的污染物散发83
- 4.2.3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措施降低建材使用后的污染物散发83-84
- 4.3 室内通风与空调84-89
- 4.3.1 通风换气84-88
- 4.3.2 空气调节88-89
- 4.4 室内净化技术89
- 4.5 本章小结89-91
- 5 示范建筑的改造设计91-125
- 5.1 设计概况91-92
- 5.1.1 设计的基本背景91
- 5.1.2 改造设计的相关要求91-92
- 5.1.3 改造设计的目的及意义92
- 5.2 基于调研分析的主要改造措施92-94
- 5.2.1 平面布局改造92
- 5.2.2 细部构造改造92-93
- 5.2.3 建筑材料改造93
- 5.2.4 增设主动式通风设备93-94
- 5.3 安居李宅的改造设计94-104
- 5.3.1 基于调研分析的改造方案设计95-97
- 5.3.2 软件模拟与方案优化97-104
- 5.3.3 优化设计总结104
- 5.4 荣庐庄园的改造设计104-116
- 5.4.1 基于调研分析的改造方案设计104-111
- 5.4.2 软件模拟与方案优化111-116
- 5.4.3 优化设计总结116
- 5.5 完成改造后室内空气质量前后对比评价116-123
- 5.5.1 主要检测数据对比117-119
- 5.5.2 主观评价对比119-123
- 5.6 本章小结123-125
- 6 结论125-127
- 6.1 结论125
- 6.2 展望与不足125-127
- 致谢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3
- 附录133-136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133-136
- B. 安居李宅改造方案优化后施工图(二)1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空气质量预报[J];节能与环保;2001年03期
2 张红燕;建筑·环境·人[J];山西建筑;2002年11期
3 ;2013年2月份空气质量福州全国第3[J];能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4 ;国家现有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J];福建质量信息;2001年05期
5 王晓军 ,黎媚;二氧化硫退位 尘污染成为空气质量祸首[J];城市质量监督;2002年11期
6 张浩,张吉光,祝波,苏有亮;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J];能源技术;2003年06期
7 温永汉;应高度重视室内空气质量[J];新材料新装饰;2004年12期
8 郝芳洲;农村空气质量不容忽视[J];可再生能源;2005年04期
9 陈明华;潘汉生;陈长虹;;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06年03期
10 唐良士;;室内空气质量指标综述(2)[J];制冷技术;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权;;浅析承德县县城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应对措施[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山义昌;王善芳;徐太安;;近十年空气质量演变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3 何中波;;全面提升xZ口区环境空气质量路径思考[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王茜;伏晴艳;陆涛;王自发;谢付莹;;数值模式在上海市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上海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工作回顾[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艾青云;杨盛旭;茅靳丰;韩旭;;室外空气污染情况下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7 聂鑫淼;郭俐;杨g,
本文编号:109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09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