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鼎迁于商——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概述

发布时间:2017-11-06 08:44

  本文关键词:鼎迁于商——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概述


  更多相关文章: 青铜器 时代特征 上海博物馆 兽面纹 出土 铭文 主题纹饰 偃师二里头遗址 中国国家博物馆 造型


【摘要】:正青铜鼎是青铜礼器家族出土最多、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夏铸九鼎"揭开了我国青铜鼎铸造的序幕,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是1987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纹铜鼎(图1)。及至商代,青铜鼎的铸造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鼎的数量不断增加,鼎的造型渐趋成熟,铸造工艺不断提高,装饰艺术日臻完美,并出现了铭文。本文将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等方面分早、中、晚三期探讨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规律。
【分类号】:K876.41
【正文快照】: 青铜鼎是青铜礼器家族出土最多、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夏铸九鼎”揭开了我国青铜鼎铸造的序幕,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是1987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网纹铜鼎(图1)。及至商代,青铜鼎的铸造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时代,鼎的数量不断增加,鼎的造型渐趋成熟,铸造工艺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航宁;晏桃风;;洛阳市博物馆藏青铜器[J];收藏家;2010年01期

2 戴浩石;曹慧中;;被遗忘的李峪[J];上海文博论丛;2004年02期

3 陶正刚;;山西浑源县李峪村东周墓[J];考古;1983年08期

4 翟慧萍;;国宝何尊[J];收藏界;2008年02期

5 王海文;;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J];收藏家;1996年06期

6 高至喜;;从铜器鉴定谈文物鉴定理论与标准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7 梁彦民;;殷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6年06期

8 吴杰;;【西周·青铜器】 虢季子白盘[J];西部大开发;2008年04期

9 谷朝旭;;西周青铜器上的瓦楞纹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10 马起来;;穿越历史透视国之重礼——安徽出土“藏礼于器”的系列青铜鼎赏析[J];东方收藏;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瑞秀;;青铜器上写实动物纹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2 张元;;望谟出土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黄理中;;黔西南州发现的夜郎青铜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潘路;;青铜器保护简史与现存问题[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5 万俐;徐飞;陈步荣;朱一帆;;青铜戈上泡锈(发锈)腐蚀形貌及其组成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6 冯兆娟;;腐蚀青铜器加热去锈保护的探索[A];文物保护技术(1981~1991)[C];2010年

7 刘兴;;吴文化青铜器初探[A];1980年江苏省博物馆学会、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第二册)[C];1980年

8 汪庆正;;汪庆正先生讲话[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9 韩炳华;;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李学勤;;论荣仲方鼎有关的几个问题[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修兵;范季融胡盈莹捐赠 国家9件珍贵青铜器[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钱冶;以私济公 报国情深[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王宇;“硕父鬲”与“虢宫父盘”[N];深圳商报;2010年

4 贾文超;璀灿的中国古代青铜器[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巩义 常聪利;从典型的晚商青铜器——田父铜爵说起[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张清;青铜器鉴别[N];中国文物报;2004年

7 记者 朱永华 实习生 王丽;随葬青铜器“宁碎勿全”[N];湖南日报;2004年

8 朱永华 王丽;随葬青铜器“宁碎勿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9 李力;青铜兵器和防护装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杜^,

本文编号:114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14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