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黔东南侗族鼓楼装饰符号的育人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03:15

  本文选题:侗族鼓楼 切入点:装饰符号 出处:《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侗族鼓楼是侗族地区政治、文化娱乐中心,其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体现出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鼓楼的装饰符号是侗族人民根据日常生活情境创造的,同时这些符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卡西尔指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在创造符号的同时,符号也创造了人本身。对于鼓楼装饰符号内涵的解读能否作为研究符号与人关系的案例,是我选择研究鼓楼装饰符号的出发点。通过分析鼓楼装饰符号产生及其文化内涵,发现鼓楼装饰符号的产生离不开侗族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人们创造性的产物。同时符号在侗族人们日常生活中被运用,对人的行为、身心产生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符合“人创造了符号的同时,反过来符号又创造了人”的理论基础。鼓楼装饰符号的传承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授受过程,在这过程中教育行为得以实现与展开,体现了符号与教育的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鼓楼的功能在弱化,鼓楼符号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其承载的文化传承的功能也陷入危机之中。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鼓楼装饰符号的相关情况比如生存环境、文化内涵、功能进行分析,找出人与符号的关系以及符号如何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本研究以侗族鼓楼的装饰符号为例,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探究装饰符号的产生和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一、鼓楼符号的产生是侗族人们根据日常生活的情境所创造的,它反映了侗族人们的精神、气质、观念、思想,是侗族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对“地方性知识”的学习有重要的价值。二、鼓楼符号产生之后,其符号功能的发挥是在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将鼓楼符号所代表的侗族文化传授给集体成员,实现符号文化功能的传播,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三、鼓楼符号的生存与传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独特的侗族文化面临着挑战。侗族鼓楼装饰符号如果只是被动的进行传承,就会面临失承的危机。为了使鼓楼的装饰符号继续的存在和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从装饰符号本身出发,一方面使其得以创新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也需要侗族人们的重视其传播,增加其发展的动力。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阐释侗族鼓楼的装饰符号,进而探究其教育含义,是对侗族鼓楼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也由于自己的学识修养不够而分析的不够,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给侗族鼓楼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9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胡霞,罗昕;符号的交际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张晓春;;侗族鼓楼建筑象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通道侗族自治县阳烂村为个案分析[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4 陈昌槐;侗寨鼓楼[J];城乡建设;2004年05期

5 张锦华;;黔东南侗族民间鼓楼绘画元素的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0年06期

6 张卫民;陈秀丽;叫思成;;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之教育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7 覃丽丹;;侗族鼓楼的艺术审美价值与功能[J];传承;2011年21期

8 刘艳艳;黄华燕;;侗族鼓楼艺术和文化功能初探——以三江独峒乡高定村鼓楼为例[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姚丽娟;侗族鼓楼的象征意义与认同仪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吴军;论侗族鼓楼的文化教育功能[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167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