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汽车内装饰板生产中的麻毡边角料再生利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5 17:02

  本文选题:汽车用织物 + 内装饰板 ; 参考:《产业用纺织品》1998年06期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汽车内装饰背板加工中红麻毡边角料的开松方法,以解决此类边角料的处理难题,所得麻纤维能满足制毡要求,达到再生利用目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method of opening and opening of the leftover materials of the red ramie felt in the process of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is put forward ,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rocessing of such leftover materials . The obtained hemp fib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aking felt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cycling .
【作者单位】: 南通工学院 南通工学院
【分类号】:TS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伦宁,吴春芝,孙建生;高分子材料在化工防腐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09期

2 孙建生,张彤,李吉宏,吴春芝,延海新,巴遂忠;改性酚醛树脂摩擦材料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11期

3 唐二军,李平;石油化工管道阻燃保温材料的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9期

4 陈海燕,王成国,王海庆,庄光山;摩擦材料中树脂基体的选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03期

5 赵小玲,齐暑华,杨辉,张剑,杨贵忠;高性能化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3年11期

6 李智,詹茂盛,肖威;PF/NBR/SiO_2三元杂化网络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03期

7 杨英;微米级滤材的制备及性能[J];安徽化工;2001年02期

8 陈宏权,周莉,刘武艺,施启顺,柳小春;羽绒生长发育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陈天文;傅吉全;李伟哲;高绪珊;;织物的吸湿及放湿性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蒋培清,严灏景;絮料保温机理的分析研究[J];北京纺织;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卫国;黄故;;丙纶/TiO_2纳米材料复合纤维的性能研究[A];'2001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波;;腈氯纶阻燃织物的开发及应用[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董艺;;芳纶/晴纶混纺阻燃纱线的生产实践[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薛涛;王伟;金志浩;;基于废弃棉短绒的多孔SiC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第八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忠;郭建红;;针织物的性能与纱线选择[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年

6 沈兰萍;范立红;付江;谢光银;孙小宁;王雪燕;朱维侠;;防紫外大豆蛋白复合织物的产品开发[A];金f杯第一届全国棉纺织行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翟涵;魏孟媛;郭郁;徐桂龙;陈婕;;PTT长丝性能及机织物产品的开发与性能[A];“泰坦杯”2005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技术与产品开发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丽丽;谢春萍;王兰兰;黄晶全;;紧密赛络纺纱技术在棉纺中的应用探讨[A];“经纬股份杯”2007年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苏旭中;谢春萍;杨丽丽;;附加压力棒曲线牵伸上销对成纱质量的影响[A];“经纬股份杯”2007年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苏旭中;谢春萍;高小亮;;几种集聚纺网格圈的性能测试[A];“经纬股份杯”2007年全国环锭细纱机科技创新及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红;柔性层压织物基材表面润湿与粘合性能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2 许瑞;麻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张庆丰;织物成形模拟的有限元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李文翠;新型纳米材料炭气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蔡翔;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助剂增溶染色理论和工艺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6 侯秀良;山羊绒纤维结构与热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7 王其;大豆纤维性能与导湿快干功能针织物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8 张弦;大豆蛋白质改性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9 张佩华;针织纬编添纱工艺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10 马海青;棉织物组织结构因素与防皱整理效果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春茜;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2 霍瑞亭;分散染料在不同细度涤纶纤维上染色牢度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3 韦艳华;三维纬编针织物编织工艺的研究及其CAD系统的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4 何天虹;羊毛抗静电新途径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1年

5 史庆军;常压辉光放电及其对涤纶织物的表面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朱爱国;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王昌花;悬浮法合成苯并恶嗪中间体工程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8 杨小军;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高传平;机织物机械物理性能的计算机模拟[D];青岛大学;2002年

10 鞠丹;罗布麻快速化学脱胶工艺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瑜,朱军;汽车内装饰板生产中的麻毡边角料再生利用方法[J];产业用纺织品;1998年06期

2 H.Selker,王春燕;Lenzing Lyocell纤维的合理开松和梳理[J];国际纺织导报;1997年03期

3 李淑玲;德国Temafa公司的气流开松机[J];纺织导报;1994年02期

4 黄天禄;偏生精干麻梳理技术的探索[J];广西纺织科技;1995年03期

5 王成君;清棉技术的最新进展[J];山东纺织科技;1999年04期

6 王介生;贯彻工艺基本原则,提高开清棉整体效能[J];棉纺织技术;1997年05期

7 顾德源;粗纺梳毛机开松和预梳工艺与纤维长度损伤[J];毛纺科技;1992年02期

8 张国胜,郑秀岐,刘树芳;原毛钻芯样品混样效果的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1996年06期

9 庄肃钰;黄麻梳麻机梳理与均匀作用的分析[J];纺织机械;1998年06期

10 ;高产化纤梳理机[J];上海纺织科技;197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彩;;提高清梳工序开松、梳理、除杂效能的技术措施[A];2007年全国清梳新技术及清梳联推广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左杽;;降低清梳联生条结杂和短绒的工艺研究[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一届第三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4年

3 左杽;;降低清梳联生条结杂和短绒的工艺研究[A];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5年

4 钱铁钧;;开发清梳联的必要性和现状[A];2007年全国清梳新技术及清梳联推广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新勇;陈位芬;俞江行;;青岛宏大清梳联在精梳针织纱生产中的应用[A];2007年全国清梳新技术及清梳联推广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洁;;减少纯棉精梳纱毛羽的工艺试验[A];“安徽潜阳杯”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新型纺织器材科技成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青云;;真丝散纤维染色工艺改进[A];2002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段作哲;沈晓飞;易碧缎;杨开勇;;尘笼纺——废纺生产线的技术进步[A];第十一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庚尧;;异性纤维在线捡出装置的讨论[A];金f杯第一届全国棉纺织行业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史志陶;;论棉纺高效工艺技术[A];2006中国棉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先礼;澳奔拓普公司落户张家港[N];中国纺织报;2007年

2 萧桐;闲置羊绒衫可分解开松再利用[N];中国服饰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柏松;江苏晨阳纺机推出高效清梳联生产线[N];中国纺织报;2007年

4 浙江中新毛纺织有限公司 李茹珍;牛奶蛋白纤维、PTT、羊绒混纺纱的生产实践(下)[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高华斌;国产清钢设备向高效高产挺进[N];中国纺织报;2009年

6 兴农;西渚镇投资亚麻纺织产业硕果累累[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7 李秀明;五项专利铸成“三丝”克星[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青岛锋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祀学;加强梳理作用 提高纱线质量[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韩竞;针刺设备紧扣工艺实施创新[N];中国纺织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姜国华;倡导环保消费理念[N];中国纺织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秋兰;新型清梳联喂棉箱的研制[D];青岛大学;2009年

2 张丽;废旧针织毛织物制作毛毡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3 姚凌燕;竹浆纤维和彩棉混纺纱的开发与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单瑛;一种新型动物纤维——宝丝绒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5 魏利伟;过滤嘴成型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玉军;棉花异性纤维在线检测与剔除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静然;用WIRA气流仪测试苎麻纤维细度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1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101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