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曲阜孔庙建筑装饰传统吉祥纹样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6 16:22
【摘要】:曲阜孔庙吉祥纹样作为儒家思想的表达符号,是仁德为本、中庸之道、以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文化的直接表达,从政治角度分析,它充分体现了政权与教权的合一、皇权与家权的合一,是统治阶级开展政治宣传,,笼络民心的宣传手段。 曲阜孔庙吉祥纹样与其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相比较,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不同点在于:曲阜孔庙石柱龙纹的气势更加宏伟壮观;曲阜孔庙的建筑装饰纹样雕刻技艺更加精湛;曲阜孔庙的屋脊瑞兽纹样形制处于一殿之下、万殿之上。这正是曲阜孔庙吉祥纹样的鲜明个性和特色所在。它集中说明了曲阜孔庙的特殊地位和独特意义。 曲阜孔庙建筑装饰传统吉祥纹样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装饰艺术价值和现代教育价值,值得我们弘扬光大。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传承吉祥纹样的精神内核、传承吉祥纹样的合理形式、并把吉祥纹样作为设计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三个方面发扬光大,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Abstract]:As an expression symbol of Confucian thought, the auspicious pattern of Qufu Confucius Temple is the direct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such as Ren De as the foundation, the middle course and harmony as the most precious. From th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it fully embodies the unity of political power and religious power. The unity of imperial power and family power is the propaganda means for the ruling class to carry out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w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Qufu Temple auspicious patterns and its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uspicious patterns compared, both common points and differences. Its difference lies in: Qufu Confucius Temple stone column dragon more magnificent momentum; Qufu Confucius Temple more exquisite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engraving; Qufu Temple ridge animal patterns in the temple below the temple, above the Wan Dian. This is Qufu Temple auspicious patterns of the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It focuses on the special status and uniqu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Qufu. The traditional auspicious patterns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n Qufu Confucius Temple hav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decorative art value and modern educational value. In modern design, we can inherit the spiritual core of auspicious patterns, inherit the rational form of auspicious patterns, and integrate auspicious patterns into modern design in three aspects to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38;J5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林平;夏渤洋;;山西传统聚落中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五)——以阳泉市官沟古村的排烟口装饰艺术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8期

2 李钢;;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J];科学之友;2010年13期

3 向世前;;论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3期

4 王少姝;;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礼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8期

5 周建波;;重庆铜梁“三桥”装饰纹样剖析[J];包装工程;2010年18期

6 张淑英;;笔架山三清阁建筑装饰艺术探析[J];山西建筑;2009年11期

7 刘晓立;;浅谈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中的如意纹[J];包装世界;2011年02期

8 戴仲达;;巧夺天工的砖雕[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0年07期

9 吴金鑫;张玲玲;;以龙纹为例看未来建筑中吉祥文化的发展[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年09期

10 李永轮;;陕西党家村明清建筑装饰图案探议[J];湖南包装;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立群;;经济转轨与建筑装饰信用体系架构[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2 武学峰;;论建筑装饰企业的资金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丽方;;多彩的革命——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建筑的诞生[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4 韩增禄;;石狮子建筑装饰的易学文化内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竺林;;玻璃纤维涂覆制品在建筑装饰及安全防护中的应用[A];中国玻璃纤维应用市场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汪孔柏;;不锈钢焊接空心球网架研究开发及市场应用[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徐鲜平;;建筑内部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几个问题并与设计商榷[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9 楼庆西;;《紫禁城宫殿建筑装饰——内檐装修图典》评介[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10 蒋文孝;;试论秦都宫殿建筑装饰及特点[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友友;绣花枕与人生礼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黄继光;“有龙没人”的清代邮票[N];中国集邮报;2005年

3 马挺贵;加快建筑装饰业做大做强的步伐[N];光明日报;2006年

4 黄惟雄;广州不应输掉细节[N];广东建设报;2010年

5 史晓陵;常见的建筑装饰玻璃(下)[N];中国建材报;2002年

6 记者 念文;树旗舰型企业标杆引领装饰业潮流[N];消费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刘瑞芳;洗牌、连锁、工厂化,建筑装饰业蓄势待发[N];中华建筑报;2005年

8 记者 周建人;新一届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亮相[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吴乐晋;建筑装饰业增加值已超汽车业[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戈晓芳;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提前换届[N];广东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孝臣;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薛颖;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4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董赤;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瑞君;清代室内环境营造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庆军;承志堂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兴华;曲阜孔庙建筑装饰传统吉祥纹样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尹妮;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重构[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3 丁悦;探究数字时代传统吉祥纹样的解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华晴;吉祥纹样在家具中的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孔元元;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翡翠制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尹贝贝;中国吉祥纹样在糕点类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邱悦;明清吉祥纹样在茶室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李娜;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言芳;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5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35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