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渔的装饰美学
[Abstract]:Zheng Li Yu was a talented man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He not only achieved something incomparable to the people of the same period in his novels and operas, but also was an artist who loved life. He talked about gardens, architecture, and appearance. There is also a different view on the decoration of the bedroom, which has som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even for the decoration aesthetics of toda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分类号】:J50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玲利;董靓;赵东平;;四川园林中的绿色设计思想和方法[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旭;论“改造再利用”在旧工业建筑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王会豪;秦汉以来成都锦江滨河人文景观的变迁及复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杨帆;探寻中国园林中的诗意境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勇;陕西关中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覃文勇;扩展园林空间的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书瀛;李渔论戏剧导演[J];文艺研究;1980年04期
2 朱颖辉;如何评价明代剧作、剧论与舞台实践的关系——对《李渔论戏剧导演》一文的商榷[J];文艺研究;1981年02期
3 单锦珩;;李渔的心声——读《笠翁诗集》[J];读书;1981年09期
4 郭光宇;;誉过其实 去毁几希——关于李渔剧作的评价[J];戏剧艺术;1981年03期
5 詹慕陶;;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J];戏剧艺术;1982年04期
6 杜书瀛;李渔生平思想概观[J];文史哲;1983年06期
7 黄天骥;;论李渔的思想和剧作[J];文学评论;1983年01期
8 苏利生;李渔论戏剧创作[J];大理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9 谢柏良;李渔与二姬[J];当代戏剧;1985年08期
10 徐朔方;李渔戏曲集前言[J];艺术百家;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蔡钟翔;;金圣叹的小说结构理论[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大军;;谈昆剧《张协状元》的戏乐精神[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3 岳毅平;;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探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孙玫;;“三突出”与“立主脑”——透视京剧“样板戏”中的传统审美意识[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Giovanni Verlini;;“Satellite Applic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200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报告文集(一)[C];2006年
6 王尤东;;作文教学的灵魂—创新[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晓东;;谈谈作文的中心思想[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来新夏;儒商与商儒[N];光明日报;2000年
2 袁逸;作为出版商的李渔[N];光明日报;2000年
3 胡明明;观《风月无边》[N];音乐周报;2000年
4 姚勇;从芥子园落成到《芥子园画谱》[N];光明日报;2001年
5 周育德;勾沉中国戏曲发展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紫萧;中国历史上的儒商[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应志良;多才多艺的戏曲家李渔[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周京南;明清家具的品种异同[N];中国文物报;2002年
10 李盛仙;夏日赏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骆兵;李渔的通俗文学理论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姚旭峰;明清江南园林演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蕴华;试论李渔的小说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莲英;论李渔小说“机趣”艺术[D];郑州大学;2001年
3 姚安;论李渔的《十种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钟筱涵;李渔戏曲结构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任心慧;试论李渔商业化“治生”方式对其曲论及剧作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雷晓彤;论李渔的文艺思想对小说创作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江南;论李渔的戏曲本位思想在剧本中的表现[D];湘潭大学;2002年
8 叶烨;论李渔的双重品格及其小说[D];湘潭大学;2002年
9 刘庆;论李渔家班的演剧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10 陈良;李渔拟话本小说及其小说观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2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42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