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河南食品供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4:20
【摘要】:食品供是指在特定的祭祀时间、场合下供奉给神灵或祖先的供品,一种是原生型,即未经过加工的鱼、鸡、猪、斋菜等供品,另一种是加工型,将面、米、糖、蔬果等食品经过艺术的创作,加工成不同种类的供品。河南食品供以面、糖、蔬果制作的面供、糖供、花供最具特色,因其传承历史悠久,技艺形态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功能文化浓厚广泛的分布于多个地区,是河南传统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应用,极具地域代表及研究价值。本文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法深入考察河南食品供工艺传承较完整的区域,在艺人的制作现场中观摩技艺、图像拍摄、文字记录,分别总结面供、糖供、花供的基本概况及制作材料、工具、制作步骤。其次,在已有文献资料及艺人口述的基础上,总结河南食品供的艺术特征,主要从题材、造型、色彩、装饰四个方面剖析,并将造型、色彩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经过总结得出了,河南食品供在题材上,求“礼”,多与鬼神信仰、生死观念的内容相关;造型上,求“全”,以建筑物、动物、植物、人物为主;在色彩上,求“美”,彩色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相联系,利用素色优势,寓工巧匠于平朴之中;在装饰上,纷繁有序,精巧细腻,装饰性强。根据食品供外部形态上的艺术符号,来考察它在祭奠祖先、祭祀神灵中的功能及其本质特征的意义所在,力求实现以小见大的研究目的。最后,针对河南食品供的传承人、民俗活动、产业发展现状三个层面探讨,为食品供寻求适应当下社会环境的发展策略,使它在传统与现代、机械与手工之间寻求到长久发展的契合点。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971
【图文】:

河南食品供艺术研究


和面

剪刀,动物,蒸制,植物


图 2-2 浚县面供制作步骤图片来源:自摄主要包括枣馍以及小的动物、植物等体型较小的面花。如枣馍面团,擀一个圆圆的大面饼做底座,再揉搓出一些食指般粗细各种花瓣形状(有时会用筷子和剪刀作为辅助工具),整齐码铺上一层红枣,第一层就做完了。上面再加上一层比底层略小层手捏的面花瓣,中心铺枣;第二层完毕后再依次做第三层甚至往往是一个形状漂亮的面花朵,中心放上一粒大枣,大的能重制作的建筑物上的动物、植物等小面花,都需要捏塑成型。如搓成细长条,用手指进行环、扣、粘、挤、揪等,除了用手还有挑、印、剪等,有的需要用红枣、红豆进行嵌入。这类捏塑行塑作,并配合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处理细节。蒸制 成形

来源,图片,颜色,蒸熟


图 2-3 内黄李官寨小面花制作步骤图片来源:自摄可分为两种染色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将红色、绿来色彩均匀,虽然省事、省力,但是没有经过蒸熟后上色,面供刚蒸制出来,直至完全冷却后颜色染上去比较均匀。上色的步骤要按先浅后深覆盖住另一种颜色,要求笔法迅速,不同部位使对象全身涂满颜色,要留出白色,露出面本身的,手法多以点染、描绘为主。蒸 上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彦柱;张世杰;;海南祭祀文化传承空间的设计研究[J];戏剧之家;2018年16期

2 高玲玲;徐伟;沈忠民;;供案与祭祀文化之间的渊源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年05期

3 李凯歌;;首届“北大荒·兴凯湖开湖祭祀文化节”拉开帷幕[J];农场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洪鸿;赵国明;;这些祭祀文化你知道吗?[J];台声;2017年18期

5 郭晨园;;陕西祭祀文化资源开发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23期

6 旺楚格;;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承与研究[J];鄂尔多斯文化;2014年Z1期

7 张行;;《周颂》所反映的西周祭祀文化[J];儒藏论坛;2017年01期

8 廖华;;藏族祭祀文化传承现状研究[J];参花(下);2017年09期

9 花毛吉;;浅谈苯教祭祀文化[J];唐山文学;2016年01期

10 旺楚格;;鄂尔多斯祭祀文化形成的基础[J];鄂尔多斯文化;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志鹏;;园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浅谈颐和园中的祈雨祭祀文化[A];2015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园林绿化建设——2015年北京园林学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孟克;;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初探[A];首届鄂尔多斯文化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3 杨道尔吉;;鄂尔多斯——蒙古族祭祀文化的大成之地[A];《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民俗研究[C];2012年

4 张智雄;;礼神敬祖与未来的祭祀文化——二十一世纪道教的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孙斐;;论西镇吴山在中国祭祀文化中的地位[A];陇山文化发展论集[C];2015年

6 张影;;浅谈符瑞思想对汉代祭祀文化及文学的影响[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育宁;;对伊旗文化建设的两点建议[A];《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地域文化的资源与开发[C];2012年

8 岩改;;佤族祭祀文化之我见[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旺楚格;;鄂尔多斯传统祭祀的基本特征[A];《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民俗研究[C];2012年

10 焦振廉;;中医与文化泛论[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助林;晋祠的祭祀文化[N];中国文物报;201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中心主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田兆元;建构清明祭祀文化谱系[N];经济日报;2019年

3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建构中国寒食-清明节祭祀文化的谱系[N];中国艺术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田宏杰;引导清明祭祀文化健康发展[N];开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于忠宁;网上祭奠,能否传承祭祀文化[N];工人日报;2009年

6 任君;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承和恢复已到关键时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史纪明;祭祀文化话祠堂[N];烟台日报;2012年

8 皇甫美鲜;乌审旗:积极打造祭祀文化产业品牌[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陆航;关中 为祭祀文化守“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10 戴美玲;呼唤文明祭祀[N];青海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江岩;天人之际与神人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雅萍;河南食品供艺术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年

2 覃凯梨;《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D];北方民族大学;2018年

3 乐媛;黄帝陵祭祀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4 宣圆圆;我国上古时期祭祀文化之乐舞精神[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5 汪继红;从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唐达来;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8 龚艺;中·韩春节祖先祭祀文化比较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余良熙;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引入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杨曼;民俗主义视角下的绍兴大禹祭祀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6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66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