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香水包装与同期法国香水包装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9:38
【摘要】:千百年来,人们对香水的使用带动了其包装的发展,以至香水包装容器的种类与香水所具有的气味一样繁多。这些极为诱人的香水包装,从简朴的玻璃瓶,到华丽的莱利卡瓶,再到时尚的戈尔捷瓶,展示了一个个在当时年代被创造的动人故事。19世纪,香水逐渐演变成了商业社会的一种产业后,除了香水自身品质的人性化追求以外,包装愈益受到重视,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而且也承载了具有历史意味的消费文化。我国民国时期,随着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加剧,由于中国与国外的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导致西方国家的舶来品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香水概莫能外。为了与国外的香水竞争市场份额,处于夹缝中生存的民族资本主义生产企业,一方面借鉴西方的工艺技术,洋为中用,另一方面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塑造民族品牌上,注重包装的本土化,其包装设计,采取了外来包装样式与本土元素相结合的策略,设计出了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包装。尽管由于国内对香水的需求并不像国外那么强烈,导致有些生产企业存在时间甚短,幸存下来的少数企业也因历史的演进,留传的实物数量相对有限,但我们可清晰地看到在外来文化的侵袭中,本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中华文化在坚守自己民族文化立场的同时对外来文化采取了撷取的态度。其撷纳的对象主要是作为香水发源地的法国,因为此时法国工业发展迅速,香水生产工艺先进,品牌众多,包装精美。其香水容器设计形成了以商业主义和人文主义为主导的设计思想和价值取向,表现出造型优美、简洁、品质高雅、浪漫的艺术特性。民国时期和同期法国香水,无论是品质,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从其包装设计来说,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对两国同期的香水包装展开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作为香水包装主体的容器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其造型主要源于与民族精神象征性的物质形式,以及自然界人们所习见物的自然形态,而其装潢设计则主要体现在民族的吉祥文化和审美价值取向上。其中前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后者则因民族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巨大的差异性。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构成设计艺术物质性和精神主体性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将两者进行的比较研究对探索民族设计无疑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82;TQ658.1
本文编号:2767756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82;TQ6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左旭初;;论民国时期化妆品的包装设计[J];包装学报;2014年01期
2 邬琦姝;;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符号应用[J];包装工程;2008年08期
3 王美艳;张夫也;;法兰西民族性格与装饰动机[J];艺术百家;2006年05期
4 李伟年;;纵观英国、法国化妆品和盥洗用品市场[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6年05期
5 叶德辉;产品包装的人性化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5期
6 伍毅志;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7 王美艳,赖守亮;香水包装中的仿生设计[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8 范迪安;设计创造时代——《法国时尚100年》展览之启示[J];中外文化交流;2004年10期
9 裴怡,耿涛;法国的化妆品市场[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2767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6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