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瓷与吉州窑彩绘瓷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876.3
【图文】: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釉下彩绘瓷沙窑陶瓷品种繁多,青釉,白釉,单色釉瓷都有烧造,但其最有特色的瓷器品种是彩绘瓷,其种类繁多,有褐彩、绿彩、蓝彩,图案的表现力很强,线条清晰流畅,如图 3。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纹题材丰富,植物、人物、动物建筑等一应俱全,其中以花草、花鸟类最多。在彩绘图案的表达上非常生动,显示出长沙窑工匠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娴熟的绘画技巧。另外,除了传统纹样,长沙窑瓷器还装饰有诸如“椰枣纹”、“桫椤树纹”等纹饰,这些纹饰所绘植物大多都是来自阿拉伯和非洲地区,证实了长沙窑曾专门针对海外出口瓷器。长沙窑曾专门烧制过文字装饰瓷器,多为五言绝句,极少数为六言或七言绝句,一般装饰在壶身上的壶嘴下部格式一般以竖写为主,诗文内容丰富,有名家所做,有窑工自创,诗文题材也极为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图 4。长沙窑和磁州窑似乎存在一定关系,从彩绘上可以看出,磁州窑和长沙窑彩绘装饰上都存在题材相近的装饰,如诗文、动植物纹,但秦大树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出磁州窑和长沙窑并无过多联系,故而两窑之关系还有待继续考证。
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釉下彩绘窑有着很大的联系。元青花瓷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主题纹饰题富多彩:动物、植物、人物、诗文以及带故事情节的纹样应有尽有。于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梅瓶, 5,以及现藏于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如图 最具代表性的元代青花瓷器。明清时期青花瓷的发展更为波折,有起,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清代又在釉下彩绘础上发展了更多品种,清乾隆以后粉彩瓷逐渐发展,青花瓷器便逐渐。
图 7 图 8王建中《磁州窑》江西美术 王建中《磁州窑》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 年 第 11 页 出版社.2016 年 第 25 页3.2 吉州窑3.2.1 社会背景吉州窑地处赣江中游,现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又名东昌窑、永和窑。宋时是我国著名窑场,瓷器品种繁多,其中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为著名。秦代设置庐陵县,隋开皇十年(公元 509 年)置吉州,唐时,并移庐陵县。可见,庐陵文化历史悠久,而永和镇是吉安地区庐陵文化代表性地点,欧阳修的诗句“太守为谁?庐陵欧阳修也。”更使其声名远扬。公元 1127 年金代入侵北宋,占据中原大片土地,宋代在河南的中心被摧毁,转而前往临安。随着首府的转移,人口也同样往南方合并,这一群人中就有大批士人群体。女真族入主中原,带来了草原文化,但深知要想发展壮大,绝对不能缺少汉人的协助辅佐,因此大力进行汉化改革,拉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荔;;吉州窑瓷碗装饰赏析[J];文物天地;2019年03期
2 王占峰;刘亚芳;张立早;;宋代吉州窑器物“尚黑”装饰审美探究[J];大众文艺;2019年21期
3 高英爽;;雅俗共赏吉州窑[J];收藏家;2017年12期
4 杨晶;;数字化时代吉州窑保护及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07期
5 李光辉;;吉州窑:禅风、儒趣、民情[J];收藏;2018年05期
6 晏昕;;简述宋代吉州窑的烧制技术及产品[J];东方收藏;2018年06期
7 李初阳 ,李小三;千古至宝吉州窑[J];江西教育;1989年11期
8 李玖蔚;石志芳;;吉州窑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J];科技资讯;2018年16期
9 ;吉州窑玳瑁釉瓷碗[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02期
10 王琼;;江西吉安市博物馆馆藏吉州窑瓷塑赏析[J];南方文物;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温葵珍;;浅谈博物馆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以吉州窑博物馆研学基地实践活动为例[A];2019年中国博物馆文集汇编(下)[C];2019年
2 吴冠甫;;浅议磁州窑与吉州窑品种的装饰技法[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家桂;;吉州窑梅瓶修复的探寻[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首都博物馆“望郡吉安”里话清明[A];2019年中国博物馆文集汇编(上)[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建智 李歆;三味“新火”吉州窑[N];江西日报;2019年
2 石维;如梦似幻的碗底风情[N];江西日报;2017年
3 高松年;宋元吉州窑瓷辨识[N];美术报;2014年
4 王虹光;南北兼容的吉州窑[N];汕头日报;2006年
5 高学训;另类吉州窑[N];中国商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黄巧好;看吉州窑瓷器 体会宋元生活趣味[N];广东科技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陈思静;吉安,千年古镇“窑变”[N];中国艺术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赵泽众;以心御器 传承梦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9年
9 赵畅 浙江;收藏,本是一场美丽的邂逅[N];美术报;2019年
10 华健;吉州窑元代釉里红[N];中国文物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嫦松;宋代吉州窑茶盏呈色机理及工艺基础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2 苏梅;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蓬绮;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瓷与元代景德镇蓝釉白花瓷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8年
2 周益诚;宋金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瓷与吉州窑彩绘瓷对比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年
3 李欣;南宋吉州窑“方山”款黑釉盏研究与修复[D];南京艺术学院;2019年
4 刘艳;江西地区宋元黑釉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国文;宋代江西瓷制茶具美学特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孙晓蕾;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与吉州窑釉下彩绘瓷纹饰传承关系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7 尹名军;含道映物 意求千古[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李昕;吉州窑的审美形式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年
9 黄
本文编号:2772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7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