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现代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8-01 18:27
【摘要】: 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话语资源和文化资本。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以其独立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意蕴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文化内涵,为中国的设计师提供了设计创意的观念、方法和线索,是我们宝贵的创作源泉。 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中的传统装饰符号的运用是伴随着动漫设计的民族化进程发展的。动漫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吸收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自然也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的失语,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把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融合于动漫服饰设计中,创造出具有中国意味的视觉设计文化,是当今设计师传承民族文化,建立完善有形的设计人格和文化取向的重要立场。 本文研究了动漫角色造型语言中的一个部份——“服饰”。文章分析了动漫服饰设计在角色塑造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动漫服饰设计现存的问题,从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角度着手,浅析了动漫角色服饰设计与传统装饰符号的融合,探讨如何从传统装饰符号中汲取精华,设计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动漫角色服饰。 文章立足于服饰设计理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装饰符号的内涵和形制以及现代构成学理论,以动漫服饰设计为载体,对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进行现代演绎。通过对传统装饰符号形制、意蕴、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动漫角色服饰设计的典型案例,对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动漫服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理论归纳。提出了中国传统装饰符号在动漫服饰设计中的再现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照搬,而应对其进行发掘、再造和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中国意味的设计新元素,给动漫服饰设计注入传统文化内涵。 文中作者还提出了中国传统装饰符号要动漫角色设计中获得新生,就要注重传统精神与动漫服饰设计的新观念、技术、材料等的结合,从形制、意蕴、文化精神的层面,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954
【图文】:

天津,符号,图案,色彩


不能为“符号”而符号。把中式风格真正融入设计中,就必须深入分析传统中国符号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同时还需要对历经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洗礼后的中国符号的现状有相应的认识。中国传统的装饰符号可以分为显性符号和隐形符号。显性符号包括汉字、数字、色彩、图案等。隐性符号包括地理环境、儒释道思想对中式装饰风格的影响①显性符号图案:图案的应用更具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对图案的处理也不相同。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动物、植物、花鸟、神兽、自然等。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代传统符号的造型和色彩大都是对称、均衡的,没有特别夸张的造型和特别华丽的色彩,渗透着中国人朴素、中庸的哲学思想。

凤纹,龙纹


因此又被历代皇室所御用,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以取得臣民的信中国创造的龙形象,本身就是变化万端的祥瑞神异之物,不仅各个时代龙形有同的发展,而且在观念上有“龙生九子”的神话,也意味着生息繁衍、族类繁多。形不仅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还大量被装饰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陶瓷、木雕、刺绣和许多服饰上,以龙形为主的兽纹是传统符号中不可忽视的分。有关龙的词语也都威风凛凛、虎虎生风,并充满神秘色彩。如叶公好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蟠虎踞、龙争虎斗等。直到今天中国民间仍把龙看作是圣、吉祥、吉庆之物。龙以它英勇、尊贵、威武的象征,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意识中。凤纹:凤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凤又是传说中能给人民带来和平、幸福的瑞鸟,因此成为吉祥、喜庆的征。凤纹并不像龙纹那样神秘莫测,它比龙纹更人性化、更接近自然、更具亲力。凤纹丰腴多姿、妩媚动人,形体大方,显示出神凤的动态与气势。凤纹的祥寓意如丹凤朝阳、龙凤呈祥、凤凰涅磐等,均表现非同一般的境界。

服饰,袍服,陶俑,临潼


图 5.3 《秦时明月》少羽 高月 图 5.4 秦汉服饰Fig.5.3 QinsMoon ,Shaoyu&Gaoyue Fig.5.4 costumes in Qin and Han Dyna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陶俑的服饰来看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醒妹;;浅谈湘西苗族吊脚楼审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屈晓勤;张鲲;廖一联;;“陌生化”原理的建筑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许康;赵爽峰;张晶晶;;试探整合建筑美术与三大构成的实效性[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4 喻英;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杨大松;论现代设计艺术的简洁之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姚征峰;浅析“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装饰风格[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冯念军;;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伦理学[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9 周雅琼;;从包豪斯重新认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郭巧愚;;浅析展示空间的设计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吴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陶艺的民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东;;接受视野下的抽象艺术理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浩;;潜意识或无意识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李川;;论辽宁休闲装的发展现状及策略[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赵坚;;仿生美学对服装设计的影响[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汤玉梅;;浅谈数字博物馆的体验设计[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8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巩蕴斐;;社会理想与民生设计——从社会理想看民生设计[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霍楷;;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苗艳霞;街舞服饰造型风格与流行原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4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7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77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