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外销漆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2:40
【摘要】:明清外销漆器是中国漆艺在16至19世纪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类型。这一类型的特殊性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历经数千年传播,至明清时期构建完成的亚洲漆文化圈;二是自16世纪开启的东西方贸易和全球化进程。因此,明清外销漆器体现了多重意义的文化和贸易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案例研究以及技术考古等方法提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概念和范畴,并对其设计类型、产品类型及工艺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在欧洲的研究过程、社会背景、转型途径、影响力途径以及20世纪的再发现。明清外销漆器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了东亚、东南亚漆文化圈,中亚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欧洲“中国风格”与伊斯兰“中国风格”等学术版块,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逐次阐述和论证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和影响力范畴。第一部分:以亚洲漆文化圈的构建为线索,阐述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工艺源流及文化背景,先后论述了东亚、东南亚及伊斯兰漆文化圈的构建过程,并指出中国漆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方式。第二部分:以16世纪至19世纪的明清外销艺术和亚洲漆器贸易为背景,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的设计类型、产品类型以及工艺特征,从而初步构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和研究框架,同时,与日本的“南蛮漆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第三部分:以明清外销漆器在欧洲的演进与嬗变为线索,通过技术、材料、图像以及转型方式四个角度的分析,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对欧洲工艺文化和装饰艺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四部分:以欧洲“中国风格”为背景,以消费群体、漆工团体及艺术产业为重点,论述了明清外销漆器在这一时期的消费和再生产,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在此过程中的再传播途径及影响力范畴。第五部分:以20世纪初期的欧洲现代漆艺运动为背景,以具体的案例论述明清外销漆器在这一时期的再发现,从而指出明清外销漆器的“文化回流”现象及其对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意义。本文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论述,相互印证、层层递进,以全球化的动态视野将各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交汇,从而提出了明清外销漆器的学术概念并论述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漆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27
【图文】:
如高脚漆圆盘、高脚漆方盘、漆剑鞘漆器残片,在形制和工艺方面与逡逑汉代的同类物品非常类似,但是也存在了一定的区别,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漆器逡逑是朝鲜本土制作的,(图3)同时,出土的文物还包括五铢钱、铜镜及毛笔等19。逡逑从时间上判断,这些漆器的制作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世纪,正值汉四郡时期,显逡逑示了这-时期汉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全面影响2<)。此外,茶户里附近的丽川、昌原逡逑地区也先后发掘出土了同一时期的朝鲜漆器。从这些考古发现判断,朝鲜半岛的逡逑漆艺应该是在汉四郡时期形成的,并在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逡逑同时,中国漆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是持续的。汉代在朝鲜半岛的统治结束之后,逡逑公元4世纪到7世纪,高句丽王国的王室墓葬中的漆棺仍然明显受到中国漆艺的影逡逑响,例如,这些漆棺以黑色为底,装饰红、白两色的植物纹样,与汉代漆艺的装逡逑饰风格完全相同。同时
螺钿工艺包括金属镶嵌在统--的新罗时期便己经出现了,显然也是受到了唐代漆逡逑艺的直接影响。例如,唐代盛行螺钿和宝石镶嵌的铜镜,迅速被新罗王朝所仿制。逡逑(图4)高丽时期的朝鲜半岛(公元918年一公元1392年),由于受到中国北方契逡逑丹的影响,佛教文化兴盛,于是螺钿工艺大量被应用于宗教用具,因此这一时期逡逑出现了较多的经函、香盒等与宗教美术相关的螺钿漆器种类,并且在工艺方面更逡逑为精湛,装饰风格也更为华丽繁复。此后,螺钿镶嵌工艺在中国宋代曾?邋度衰落,逡逑但是在朝鲜半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现象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逡逑存在相关的记载。宣和年间,宋徽宗派遣国信使出使高丽,以给事中路允迪为正逡逑使、中书舍人傅墨卿为副使、徐兢为暕信使所提辖人船礼物官,组成了二百余人逡逑使团23。徐兢根据出访的见闻,于公元1124年撰写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逡逑内容包括建国、世次、城邑、宫殿、冠服等三百余条细其屮便描述了当时朝逡逑鲜半岛的螺钿工艺。例如
第二次漆器加贡再次获得了清廷的认可和赏赐,清廷还将此次赏赐作为定例,琉逡逑球从而在朝贡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5如今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都藏逡逑有琉球进贡的黑漆螺钿二龙戏珠盘,华丽而精美。(图6)故宫博物院目前所保存逡逑的琉球贡品也以漆器居多,达三百余件,无论工艺还是设计都可以与同一时期的逡逑中国、朝鲜相匹敌,见证了当年琉球王国的漆器外交。同时,琉球漆器也普遍用逡逑于外交馈赠和宫廷赏赐,如1458年,琉球国将一件戗金漆盘敬献给日本幕府将军逡逑足利义政,德川家康的遗物中也有一件名为“朱漆花鸟七宝系密陀沉金绘御贡饭”逡逑的琉球漆器*邋1500年,琉球国王为了感谢久米岛女祭司帮助平息南方八重山岛的逡逑叛乱,赏赐给她两件用于存放仪式珠宝的戗金漆圆盒。此外,按照明代使臣中陈逡逑侃的笔录记载:(王)复手持泥金倭扇二柄,乃曰;天使远来,赐清以弁服,乃逡逑清之师也。此别不复再会
本文编号:2776484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527
【图文】:
如高脚漆圆盘、高脚漆方盘、漆剑鞘漆器残片,在形制和工艺方面与逡逑汉代的同类物品非常类似,但是也存在了一定的区别,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漆器逡逑是朝鲜本土制作的,(图3)同时,出土的文物还包括五铢钱、铜镜及毛笔等19。逡逑从时间上判断,这些漆器的制作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世纪,正值汉四郡时期,显逡逑示了这-时期汉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全面影响2<)。此外,茶户里附近的丽川、昌原逡逑地区也先后发掘出土了同一时期的朝鲜漆器。从这些考古发现判断,朝鲜半岛的逡逑漆艺应该是在汉四郡时期形成的,并在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逡逑同时,中国漆艺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是持续的。汉代在朝鲜半岛的统治结束之后,逡逑公元4世纪到7世纪,高句丽王国的王室墓葬中的漆棺仍然明显受到中国漆艺的影逡逑响,例如,这些漆棺以黑色为底,装饰红、白两色的植物纹样,与汉代漆艺的装逡逑饰风格完全相同。同时
螺钿工艺包括金属镶嵌在统--的新罗时期便己经出现了,显然也是受到了唐代漆逡逑艺的直接影响。例如,唐代盛行螺钿和宝石镶嵌的铜镜,迅速被新罗王朝所仿制。逡逑(图4)高丽时期的朝鲜半岛(公元918年一公元1392年),由于受到中国北方契逡逑丹的影响,佛教文化兴盛,于是螺钿工艺大量被应用于宗教用具,因此这一时期逡逑出现了较多的经函、香盒等与宗教美术相关的螺钿漆器种类,并且在工艺方面更逡逑为精湛,装饰风格也更为华丽繁复。此后,螺钿镶嵌工艺在中国宋代曾?邋度衰落,逡逑但是在朝鲜半岛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现象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也逡逑存在相关的记载。宣和年间,宋徽宗派遣国信使出使高丽,以给事中路允迪为正逡逑使、中书舍人傅墨卿为副使、徐兢为暕信使所提辖人船礼物官,组成了二百余人逡逑使团23。徐兢根据出访的见闻,于公元1124年撰写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逡逑内容包括建国、世次、城邑、宫殿、冠服等三百余条细其屮便描述了当时朝逡逑鲜半岛的螺钿工艺。例如
第二次漆器加贡再次获得了清廷的认可和赏赐,清廷还将此次赏赐作为定例,琉逡逑球从而在朝贡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5如今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都藏逡逑有琉球进贡的黑漆螺钿二龙戏珠盘,华丽而精美。(图6)故宫博物院目前所保存逡逑的琉球贡品也以漆器居多,达三百余件,无论工艺还是设计都可以与同一时期的逡逑中国、朝鲜相匹敌,见证了当年琉球王国的漆器外交。同时,琉球漆器也普遍用逡逑于外交馈赠和宫廷赏赐,如1458年,琉球国将一件戗金漆盘敬献给日本幕府将军逡逑足利义政,德川家康的遗物中也有一件名为“朱漆花鸟七宝系密陀沉金绘御贡饭”逡逑的琉球漆器*邋1500年,琉球国王为了感谢久米岛女祭司帮助平息南方八重山岛的逡逑叛乱,赏赐给她两件用于存放仪式珠宝的戗金漆圆盒。此外,按照明代使臣中陈逡逑侃的笔录记载:(王)复手持泥金倭扇二柄,乃曰;天使远来,赐清以弁服,乃逡逑清之师也。此别不复再会
本文编号:2776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7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