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1:17

  本文关键词: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业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动力源泉,是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有主导性地位。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空问载体,虽与一般民用建筑功能使用方面有所区别,但仍属于建筑设计领域,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问题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材料、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本应该体现国家工业化实力的工业建筑发展却相对滞后。由于当代工业技术更新频率加快,工业建筑使用年限缩短,加之经济投入有限等原因,导致其在建筑品质方面缺少必要的关注,普遍呈现“千厂一面”的现状,而在注意到工业建筑表现的案例中也存在着装饰纯粹化、造型奇特化等现象问题。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的情形下,国内工业建筑面临着新时代新挑战,而普遍的设计建造品质偏低问题严重阻碍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国内的工业建筑设计应当得到更多关注。本文第一章首先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叙述,而后对建构的概念和建构理论的主要视角进行了阐述,并引出了论文所提出的适宜性建构概念。其次,针对选题,文章分别对国内外建构理论和工业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第二章则试图通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对比,探寻影响工业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继而对国内外工业建筑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发现国外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始终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发展相协调,经济、技术、观念等因素的变迁总能适时的在工业建筑中有所反映。除此之外,国外工业建筑普遍关注于建筑的建造过程,关注于结构、材料、构造的精致表达,与国外建筑师长期以来的建构意识相契合。针对国内工业建筑的现状问题,论文提出了以适宜性建构的视角关注工业建筑设计的解决思路。而后的第三章即对于适宜性建构视角下个工业建筑设计策略予以了探讨,主要从工业建筑的结构、材料、构造入手,分别进行适用性、经济性和表现性角度的研究论述,并运用国内外工业建筑案例解读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在第四章中,论文以4个工业建筑项目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设计策略的实证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之中对适宜性建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最后希望论文能引起对于国内工业建筑设计及建造品质的重视,并能有所参考,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适宜于国家特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工业建筑 适宜性建构 设计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12-16
  • 1.3.1 建构的概念12-13
  • 1.3.2 建构理论的主要视角13-15
  • 1.3.3 适宜性建构的概念15-16
  • 1.3.4 适宜性建构的主要内容16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6-19
  • 1.4.1 建构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16-18
  • 1.4.2 工业建筑的研究现状18-19
  • 1.5 本章小结19-21
  • 第2章 建构视角下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及分析21-41
  • 2.1 国内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21-28
  • 2.1.1 国内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21-25
  • 2.1.2 国外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25-28
  • 2.2 国内外工业建筑外部环境的分析与比较28-34
  • 2.2.1 经济层面28-29
  • 2.2.2 技术层面29-30
  • 2.2.3 观念层面30-32
  • 2.2.4 体制层面32-33
  • 2.2.5 理论层面33-34
  • 2.3 国内外工业建筑设计建造的分析与比较34-38
  • 2.3.1 国内工业建筑设计建造分析34-36
  • 2.3.2 国外工业建筑设计建造分析36-38
  • 2.4 国内工业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38-39
  • 2.5 本章小结39-41
  • 第3章 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策略41-89
  • 3.1 设计的一般原则41-42
  • 3.1.1 适宜性建构的目的41
  • 3.1.2 适宜性建构的设计原则41-42
  • 3.2 结构策略42-61
  • 3.2.1 结构选型的适用性42-51
  • 3.2.2 结构选型的经济性51-53
  • 3.2.3 结构选型的表现性53-60
  • 3.2.4 小结60-61
  • 3.3 材料策略61-81
  • 3.3.1 砖、砌块61-65
  • 3.3.2 混凝土65-68
  • 3.3.3 金属68-74
  • 3.3.4 玻璃74-77
  • 3.3.5 木材77-80
  • 3.3.6 小结80-81
  • 3.4 构造策略81-88
  • 3.4.1 细部构造经济性与适用性的统一81
  • 3.4.2 细部构造的表现性81-88
  • 3.4.3 小结88
  • 3.5 本章小结88-89
  • 第4章 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实证研究89-105
  • 4.1 山东圣泉化工有限公司20W吨酚醛树脂项目设计89-96
  • 4.1.1 结构选型89-92
  • 4.1.2 材料选择92-93
  • 4.1.3 构造措施93-96
  • 4.2 山东圣泉化工有限公司综合楼改造设计96-99
  • 4.2.1 结构选型97-98
  • 4.2.2 材料选择98-99
  • 4.2.3 构造措施99
  • 4.3 山东茌平广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综合楼项目设计99-102
  • 4.3.1 结构选型100-101
  • 4.3.2 材料选择101-102
  • 4.4 山东领航铝业有限公司厂区办公楼项目设计102-104
  • 4.4.1 结构选型102-103
  • 4.4.2 材料选择103
  • 4.4.3 构造措施103-104
  • 4.5 本章小结104-105
  • 第5章 结语105-107
  • 5.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05-106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工作106-107
  • 图表目录107-112
  • 参考文献112-114
  • 致谢114-11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广宇,郭逢利;技术主义与历史主义——当代工业建筑设计的两种美学倾向述评[J];工业建筑;2005年09期

2 黄星元;;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欧洲工业建筑一瞥[J];建筑学报;2005年12期

3 林天予;;从建构的角度论建筑的真实性[J];城市建筑;2013年02期

4 彭怒,支文军;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的拼图——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J];时代建筑;2002年05期

5 朱涛;“建构”的许诺与虚设——论当代中国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观念[J];时代建筑;2002年05期

6 彭怒;“建构学的哲学”解读[J];时代建筑;2004年06期

7 伍时堂;;让建筑研究真正地研究建筑——肯尼思·弗兰普顿新著《构造文化研究》简介[J];世界建筑;199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晓智;建筑表皮形态建构[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兰;金属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建构逻辑与诗意表现[D];天津大学;2010年

3 袁渊;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探析[D];重庆大学;2005年

4 邹育华;论中国当代建筑学发展中的“建构”话语[D];天津大学;2005年

5 李宇;建筑的材料表现力[D];同济大学;2007年

6 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杨英;从材料和结构的角度探索建构的表现力[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李杰;建构视野下的材料观念及其表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适宜性建构视角下的工业建筑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11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9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