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螭吻形象在休闲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05:15
  螭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性装饰符号,同时也是龙九子之一,它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龙文化碰撞的结晶,它的存在是中国传统的礼制文化与民俗民风的相互诠释。螭吻形象高立在屋脊两端,最初是由于其建筑功能所决定的,在历经漫长的朝代更迭与社会发展后,螭吻形象的外部造型逐渐丰富,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美好寓意。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符号之一,更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亟需得到发扬与延续,而从现代设计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便是传承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具体的论述中,笔者通过研究史料进行图文互证。首先,从螭吻形象的发展演变、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研究,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按照螭吻形象在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归纳得出螭吻形象经历了鸱尾期、鸱吻期和螭吻期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在把握其造型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进行审美分析,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指出螭吻形象是龙文化的延伸、礼制文化的物化、风水文化的体现、祈求安福的寄托与审美文化的展现;然后,结合休闲服装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分析将螭吻形象应用于休闲服装设计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探讨建筑装饰...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螭吻形象在休闲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太和殿中的正脊与螭吻示意图

形制,造型艺术,琉璃,故宫


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2.2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摩羯鱼形象Fig2.2TheimageofCapricornfishinGuKaizhi"sthepaintingofLuoshen(图片来源:百度网,笔者标注)2.2.3形制稳定的螭吻期螭吻期即明、清时期。随着礼制文化与宗法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螭吻在这个时期有了固定的形制。它被认为是龙九子之一、屋顶上的龙文化、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因而备受皇室重视。图2.3智化寺万佛阁的明代琉璃螭吻与图2.4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清代螭吻,它们是螭吻期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有着共同的特点:头部刻画生动且夸张,身上的鳞纹清晰且细腻,躯干部分通常配有装饰物,尾部均向后向内卷曲,背部插有剑把,并且在其身后安置有小兽,颇为富丽。螭吻发展到明清时期形制基本稳定,材料多选用单色琉璃,外部特征也基本统一。图2.3智化寺万佛阁螭吻(明)图2.4北京故宫太和殿螭吻(清)Fig2.3TheChiwenoftheZhihuaTempleFig2.4TheChiwenThekissofTaihePalace(图片来源:图2.3与2.4均来自昵图网)2.3螭吻形象的艺术特征2.3.1造型艺术特征一方面,从整体来看,螭吻在建筑物的正脊两端相向而置,呈现中心轴对称的形态,符合对称与平衡的形式美法则。另一方面,笔者从螭吻的三个发展阶段对螭吻形象的造型艺术特征进行分析:(1)抽象且灵动的鸱尾期

故宫,北京,形制,造型艺术


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2.2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摩羯鱼形象Fig2.2TheimageofCapricornfishinGuKaizhi"sthepaintingofLuoshen(图片来源:百度网,笔者标注)2.2.3形制稳定的螭吻期螭吻期即明、清时期。随着礼制文化与宗法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螭吻在这个时期有了固定的形制。它被认为是龙九子之一、屋顶上的龙文化、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因而备受皇室重视。图2.3智化寺万佛阁的明代琉璃螭吻与图2.4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清代螭吻,它们是螭吻期具有代表性的实物,有着共同的特点:头部刻画生动且夸张,身上的鳞纹清晰且细腻,躯干部分通常配有装饰物,尾部均向后向内卷曲,背部插有剑把,并且在其身后安置有小兽,颇为富丽。螭吻发展到明清时期形制基本稳定,材料多选用单色琉璃,外部特征也基本统一。图2.3智化寺万佛阁螭吻(明)图2.4北京故宫太和殿螭吻(清)Fig2.3TheChiwenoftheZhihuaTempleFig2.4TheChiwenThekissofTaihePalace(图片来源:图2.3与2.4均来自昵图网)2.3螭吻形象的艺术特征2.3.1造型艺术特征一方面,从整体来看,螭吻在建筑物的正脊两端相向而置,呈现中心轴对称的形态,符合对称与平衡的形式美法则。另一方面,笔者从螭吻的三个发展阶段对螭吻形象的造型艺术特征进行分析:(1)抽象且灵动的鸱尾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螭吻身上插剑[J]. 阎扶.  山西青年. 2012(12)
[2]浅谈服装设计中人体工效学的应用[J]. 方婷,冯爱芬.  天津纺织科技. 2012(04)
[3]析借鉴姊妹艺术的创意服装设计[J]. 张丹.  丝绸. 2008(09)
[4]五行本义新解[J]. 刘其福.  学术月刊. 1984(07)

硕士论文
[1]脊兽造型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应用[D]. 王洋.北方工业大学 2018
[2]明清时期螭吻艺术研究[D]. 洪山.湖南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4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4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