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2:11
本文关键词: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上马墓地中有青铜容器出土的墓葬,共24座。首先确立了春秋与战国的年代划分标准,即公元前453年。然后通过对24座墓葬主要随葬器物的类型学分析,进而对墓葬进行了再分期,共得前后4期,每期又可分为早、晚两段,春秋早期出现,中期晚段达到高峰,战国初期之后随着整个墓地的弃用而消失。从墓葬制度入手,通过对墓葬的分布情况、墓葬形制结构、棺椁、随葬、陪葬以及人骨情况六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对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还重点考察了与新田诸遗址的关系;夫妻合葬墓;墓上地面标志;墓葬形制结构与规模;棺椁的使用以及棺椁的装饰;随葬品的摆放位置,用鼎、用乐、用兵、用玉制度;车马陪葬以及头向、葬肢和性别等情况。获得了一些有关东周时期,晋国贵族墓地丧葬制度的新认识。最后结合文献史料、考古发现所表现出的文化因素及史学界历史地理学的成果得知:上马墓地所见青铜容器墓葬人群皆为北向,即都是姬姓周人,为分封至新田的贵族阶层统治集团家族人群;分析还可知,春秋中期以前的人群可分出更多个小的人群,不同的人群或许代表了不同的公族和卿族;春秋中期以后的人群主体或为知氏;临猗程村墓地也为知氏的家族墓地。
【关键词】:上马墓地 青铜容器墓 墓葬制度 人群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8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对象、材料更正11-13
- 1.2 相关概念阐释13-14
- 1.3 研究成果及现状、方法、目的14-16
- 1.3.1 研究成果及现状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3.3 研究目的15-16
- 第二章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的再分期16-28
- 2.1 春秋战国年代划分的标准16
- 2.2 青铜容器墓葬再分期16-27
- 2.2.1 分期说明16-17
- 2.2.2 陶器类型学考察17-20
- 2.2.3 青铜容器类型学考察20-27
- 2.2.4 青铜容器墓葬分期、时代划分27
- 2.2.5 青铜容器墓葬分期的局限性27
- 2.3 小结27-28
- 第三章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墓葬制度分析28-59
- 3.1 青铜容器墓葬分布28-36
- 3.1.1 墓葬分布及属性28-31
- 3.1.2 与新田诸遗址的关系31-33
- 3.1.3 夫妻合葬墓33-36
- 3.2 青铜容器墓葬形制结构研究36-39
- 3.2.1 墓上地面标志36-38
- 3.2.2 墓葬形制结构与规模38-39
- 3.3 青铜容器墓葬葬具39-42
- 3.3.1 棺椁情况39-41
- 3.3.2 棺椁装饰41-42
- 3.4 青铜容器墓葬随葬情况研究42-56
- 3.4.1 摆放位置42-48
- 3.4.2 用鼎情况48-52
- 3.4.3 用乐情况52-53
- 3.4.4 用兵情况53-54
- 3.4.5 用玉情况54-56
- 3.5 青铜容器墓葬陪葬情况研究56-57
- 3.6 青铜容器墓葬人骨研究57-59
- 第四章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人群研究59-69
- 4.1 晋国诸卿59-62
- 4.2 上马青铜容器墓与晋国诸卿关系考62-67
- 4.3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人群的去向67-69
- 第五章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研究所获69-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表一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统计表77-85
- 附表二 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器物型式对照表85-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88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8-89
- 承诺书89-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进驻;肖小勇;;浅谈中国先秦葬俗中的几个问题[J];华夏考古;2006年01期
2 张闻捷;;周代用鼎制度疏证[J];考古学报;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上马墓地青铜容器墓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2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