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04:00
油画这一西方画种自明末进入中国始,一直面对一个如何与本土视觉艺术融合并且进行再创造的课题,其难度在于东西两种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传统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民国时期是对这个融合与再创造的课题深入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阶段,其方法之一是将传统水墨画题材用之于类似的油画题材进行创作,换言之,艺术家以中国人物、山水、静物题材与油画人物、风景、静物题材融合,并且将传统的诗情画意引入这种融合中。进行这种研究与实践的民国油画家众多,徐悲鸿、刘海粟、李毅士、王悦之、林风眠、关良、丁衍庸、常玉、潘玉良、颜文樑等为其中佼佼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负笈欧美、东瀛研习西画,汲取其艺术技巧和美学思想,进而研究两种视觉艺术的异同,探索融合之道,传统题材经过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油画语言演绎和阐释,被赋予了时代意义,走出了油画本土化的独特道路。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是纵与横的历史梳理,讨论民国时期传统题材融入油画的过程,包括学院中身兼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油画家在融合方面的艺术与教育实践,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与现代主义油画语言的融合,以及抗战期间救亡图存背景下油画向传统题材的回归。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具体的融合...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郎世宁:《聚瑞图》,清代,绢本设色,立聂崇正:郎世宁和他的历史画、油画作品”,《故宫博
刘海粟、颜文樑、王悦之、林风眠、李毅士、徐悲鸿等。??图1-2周湘:《单衣顺母》,《水彩画二十四孝图说》之一,上海文明书局,1918年版??图1-3周湘:《周湘山水画谱》共4册(两开),每开尺寸26厘米X26厘米,1924年自序成书,??卿云出版社,1946年10月版??周湘(1871?—1933)是“我国创办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的西画教育家”?14,??于1911年夏建立中西美术学校(该校也被称为布景画传习所)。周湘擅长中西??绘画,对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样样精通,博学古今,加之天资聪慧,其??作品较早即闻名于世,年轻时即往欧洲开始绘画的研宄吸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及理论思想和西方绘画具有同样的深入见地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够融??西于中,付之于个人的艺术创作、理论成果及教育实践。例如其作品《水彩画??13参见应宣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2013年,第39页。??14朱伯雄、陈瑞林:《中国西画五十年1898—1949》[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思考教育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传统题材与油画进行结合的必然性,主要包括周湘、??刘海粟、颜文樑、王悦之、林风眠、李毅士、徐悲鸿等。??图1-2周湘:《单衣顺母》,《水彩画二十四孝图说》之一,上海文明书局,1918年版??图1-3周湘:《周湘山水画谱》共4册(两开),每开尺寸26厘米X26厘米,1924年自序成书,??卿云出版社,1946年10月版??周湘(1871?—1933)是“我国创办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的西画教育家”?14,??于1911年夏建立中西美术学校(该校也被称为布景画传习所)。周湘擅长中西??绘画,对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样样精通,博学古今,加之天资聪慧,其??作品较早即闻名于世,年轻时即往欧洲开始绘画的研宄吸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及理论思想和西方绘画具有同样的深入见地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够融??西于中,付之于个人的艺术创作、理论成果及教育实践。例如其作品《水彩画??13参见应宣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2013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Q正传》语图关系研究[J]. 张乃午.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2)
[2]论意象油画表现语言多样性[J]. 张鹏飞. 美术大观. 2016(10)
[3]浅探画家笔下艺术精神的交融与碰撞——以李毅士《长恨歌画意》创作为例[J]. 孙晓露.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5)
[4]书法中的书写性与图形生成——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当代艺术研究所同名讨论会主旨发言[J]. 邱振中. 东方艺术. 2016(08)
[5]本土西行与价值重构——抗战时期中国美术家的文化抉择[J]. 黄宗贤,赵帅. 美术. 2015(09)
[6]赏心只有两三枝——折枝花卉对于简约美的追求[J]. 邹俊豪. 中国画画刊. 2015(04)
[7]中国画教学的思考——以齐白石师徒相授为例[J]. 彭育龙. 美术界. 2015(07)
[8]燕双飞·悲未央——论王悦之艺术风格的形成[J]. 邹璞钰,封治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9]“脉脉之思——王悦之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观展[J]. 成龙奎. 台声. 2014(04)
[10]京官雅集的图像修辞学解读[J]. 张高元.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D]. 张乃午.南京大学 2017
[2]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D]. 陈明园.上海大学 2016
[3]20世纪30年代上海西洋画展览研究[D]. 秦瑞丽.上海大学 2015
[4]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 应宜文.浙江大学 2013
[5]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D]. 王韧.上海大学 2012
[6]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 徐进波.武汉理工大学 2010
[7]常玉艺术研究[D]. 顾跃.清华大学 2008
[8]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9]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 樊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元代花鸟画与十七世纪西欧静物画的人文生态观比较[D]. 李文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绘画与现实—颜文樑绘画风格探析[D]. 未安林.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3]书写性在油画中的应用[D]. 刘云芳.首都师范大学 2011
[4]中西融合的20世纪戏曲人物画[D]. 王括.中央美术学院 2011
[5]略论女性身体与民国上海“摩登”文化意象的关系[D]. 邢婧.复旦大学 2010
[6]从莱辛、苏轼诗画观探析中西不同诗画观的必然性[D]. 胡秀芬.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8208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郎世宁:《聚瑞图》,清代,绢本设色,立聂崇正:郎世宁和他的历史画、油画作品”,《故宫博
刘海粟、颜文樑、王悦之、林风眠、李毅士、徐悲鸿等。??图1-2周湘:《单衣顺母》,《水彩画二十四孝图说》之一,上海文明书局,1918年版??图1-3周湘:《周湘山水画谱》共4册(两开),每开尺寸26厘米X26厘米,1924年自序成书,??卿云出版社,1946年10月版??周湘(1871?—1933)是“我国创办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的西画教育家”?14,??于1911年夏建立中西美术学校(该校也被称为布景画传习所)。周湘擅长中西??绘画,对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样样精通,博学古今,加之天资聪慧,其??作品较早即闻名于世,年轻时即往欧洲开始绘画的研宄吸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及理论思想和西方绘画具有同样的深入见地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够融??西于中,付之于个人的艺术创作、理论成果及教育实践。例如其作品《水彩画??13参见应宣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2013年,第39页。??14朱伯雄、陈瑞林:《中国西画五十年1898—1949》[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思考教育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传统题材与油画进行结合的必然性,主要包括周湘、??刘海粟、颜文樑、王悦之、林风眠、李毅士、徐悲鸿等。??图1-2周湘:《单衣顺母》,《水彩画二十四孝图说》之一,上海文明书局,1918年版??图1-3周湘:《周湘山水画谱》共4册(两开),每开尺寸26厘米X26厘米,1924年自序成书,??卿云出版社,1946年10月版??周湘(1871?—1933)是“我国创办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的西画教育家”?14,??于1911年夏建立中西美术学校(该校也被称为布景画传习所)。周湘擅长中西??绘画,对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样样精通,博学古今,加之天资聪慧,其??作品较早即闻名于世,年轻时即往欧洲开始绘画的研宄吸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及理论思想和西方绘画具有同样的深入见地和实践经验,并且能够融??西于中,付之于个人的艺术创作、理论成果及教育实践。例如其作品《水彩画??13参见应宣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2013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Q正传》语图关系研究[J]. 张乃午. 山东社会科学. 2016(12)
[2]论意象油画表现语言多样性[J]. 张鹏飞. 美术大观. 2016(10)
[3]浅探画家笔下艺术精神的交融与碰撞——以李毅士《长恨歌画意》创作为例[J]. 孙晓露. 美术教育研究. 2016(15)
[4]书法中的书写性与图形生成——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当代艺术研究所同名讨论会主旨发言[J]. 邱振中. 东方艺术. 2016(08)
[5]本土西行与价值重构——抗战时期中国美术家的文化抉择[J]. 黄宗贤,赵帅. 美术. 2015(09)
[6]赏心只有两三枝——折枝花卉对于简约美的追求[J]. 邹俊豪. 中国画画刊. 2015(04)
[7]中国画教学的思考——以齐白石师徒相授为例[J]. 彭育龙. 美术界. 2015(07)
[8]燕双飞·悲未央——论王悦之艺术风格的形成[J]. 邹璞钰,封治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9]“脉脉之思——王悦之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观展[J]. 成龙奎. 台声. 2014(04)
[10]京官雅集的图像修辞学解读[J]. 张高元.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鲁迅语象及其图像呈现[D]. 张乃午.南京大学 2017
[2]民国时期留欧女性艺术家西画创作研究[D]. 陈明园.上海大学 2016
[3]20世纪30年代上海西洋画展览研究[D]. 秦瑞丽.上海大学 2015
[4]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 应宜文.浙江大学 2013
[5]上海洋画运动研究(1913-1937)[D]. 王韧.上海大学 2012
[6]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 徐进波.武汉理工大学 2010
[7]常玉艺术研究[D]. 顾跃.清华大学 2008
[8]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9]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 樊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硕士论文
[1]元代花鸟画与十七世纪西欧静物画的人文生态观比较[D]. 李文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绘画与现实—颜文樑绘画风格探析[D]. 未安林.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3]书写性在油画中的应用[D]. 刘云芳.首都师范大学 2011
[4]中西融合的20世纪戏曲人物画[D]. 王括.中央美术学院 2011
[5]略论女性身体与民国上海“摩登”文化意象的关系[D]. 邢婧.复旦大学 2010
[6]从莱辛、苏轼诗画观探析中西不同诗画观的必然性[D]. 胡秀芬.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8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61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