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巫闾山地区辽墓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7 16:22
医巫闾山地区作为辽代契丹贵族头下军州的重要分布区和皇陵所在地,地理位置独特,政治地位较高,该地区发现的辽墓是研究辽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材料。本文从墓葬形制、分区与分期、丧葬习俗、随葬品组合特征对医巫闾山地区的辽墓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根据墓葬的形制将其分为契丹贵族家族墓区和皇陵陪葬区,依据墓葬建筑材料分为甲种砖筑墓、乙种石筑墓和丙种砖石混筑墓三种,然后根据主墓室平面形状分“型”,再根据墓室数量划分“亚型”。根据墓志纪年、墓葬形制、典型随葬品特征、丧葬习俗、墓葬装饰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并对其不同时期的墓葬装饰与结构变化进行讨论。根据《辽史·地理志》的相关记载,结合墓志铭和具有民族特征的随葬品、丧葬习俗等综合分析,发现该地区辽墓以契丹族为主体,族属构成单一。并对早中晚不同时期契丹人的葬俗进行分析。根据对早中晚不同时期的随葬品种类组合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契丹墓随葬品从早期较为浓厚的契丹式随葬品逐步发展为晚期契丹风格淡化,汉式风格显著的特点,展现出了该地区契丹族的汉化进程。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医巫闾山地区辽墓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研究目标
第2章 墓葬分区与分类、分期研究
2.1 墓葬分区
2.2 墓葬分类
2.2.1 墓葬建筑材料
2.2.2 A区甲种砖筑墓
2.2.3 A区乙种石筑墓
2.2.4 A区丙种砖石混筑墓
2.2.5 B区甲种砖筑墓
2.3 墓葬分期
2.3.1 纪年墓
2.3.2 随葬陶瓷器
2.3.3 随葬的马具
2.3.4 丧葬习俗
2.3.5 墓葬形制与装饰
2.3.6 医巫闾山地区辽墓分期
2.3.7 墓葬形制特点
第3章 族属与丧葬习俗
3.1 族属的判定
3.1.1 《辽史》记载民族分布
3.1.2 墓志或文字记载
3.1.3 随葬品特点
3.2 丧葬习俗
3.2.1 早期辽墓丧葬习俗
3.2.2 中期辽墓丧葬习俗
3.2.3 晚期辽墓丧葬习俗
第4章 随葬品组合研究
4.1 早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1.1 墓葬等级
4.1.2 随葬品组合特点
4.2 中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2.1 墓葬等级
4.2.2 随葬品组合特点
4.3 晚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3.1 墓葬等级
4.3.2 随葬品组合特点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北镇市辽代耶律弘礼墓发掘简报[J]. 司伟伟,万雄飞,崔蕾,于九江,刘昌. 考古. 2018(04)
[2]阜新腰衙门平顶山辽墓[J]. 郭添刚,崔嵩,王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与梯子庙4号墓[J]. 李龙彬,樊圣英,崔嵩. 考古. 2011(08)
[4]辽墓反映的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J].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3)
[5]试谈辽代墓葬的研究和对契丹文化的再认识[J]. 张帆.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9(01)
[6]辽代丧葬礼俗补遗——皇帝为臣下遣使治丧[J]. 张国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7]辽宁义县头台乡亮甲山辽墓清理简报[J]. 刘剑. 北方文物. 2007(03)
[8]二十世纪辽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J]. 彭善国.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6(01)
[9]辽代墓葬形制与分期略论[J]. 董新林. 考古. 2004(08)
[10]辽宁阜新梯子庙二、三号辽墓发掘简报[J]. 梁振晶,王毅,崔嵩. 北方文物. 2004(01)
博士论文
[1]辽代贵族丧葬制度研究[D]. 郑承燕.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辽代马具饰探索[D]. 包玉良.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65785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医巫闾山地区辽墓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研究目标
第2章 墓葬分区与分类、分期研究
2.1 墓葬分区
2.2 墓葬分类
2.2.1 墓葬建筑材料
2.2.2 A区甲种砖筑墓
2.2.3 A区乙种石筑墓
2.2.4 A区丙种砖石混筑墓
2.2.5 B区甲种砖筑墓
2.3 墓葬分期
2.3.1 纪年墓
2.3.2 随葬陶瓷器
2.3.3 随葬的马具
2.3.4 丧葬习俗
2.3.5 墓葬形制与装饰
2.3.6 医巫闾山地区辽墓分期
2.3.7 墓葬形制特点
第3章 族属与丧葬习俗
3.1 族属的判定
3.1.1 《辽史》记载民族分布
3.1.2 墓志或文字记载
3.1.3 随葬品特点
3.2 丧葬习俗
3.2.1 早期辽墓丧葬习俗
3.2.2 中期辽墓丧葬习俗
3.2.3 晚期辽墓丧葬习俗
第4章 随葬品组合研究
4.1 早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1.1 墓葬等级
4.1.2 随葬品组合特点
4.2 中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2.1 墓葬等级
4.2.2 随葬品组合特点
4.3 晚期契丹墓随葬品组合特征
4.3.1 墓葬等级
4.3.2 随葬品组合特点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北镇市辽代耶律弘礼墓发掘简报[J]. 司伟伟,万雄飞,崔蕾,于九江,刘昌. 考古. 2018(04)
[2]阜新腰衙门平顶山辽墓[J]. 郭添刚,崔嵩,王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与梯子庙4号墓[J]. 李龙彬,樊圣英,崔嵩. 考古. 2011(08)
[4]辽墓反映的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J]. 冯恩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3)
[5]试谈辽代墓葬的研究和对契丹文化的再认识[J]. 张帆.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9(01)
[6]辽代丧葬礼俗补遗——皇帝为臣下遣使治丧[J]. 张国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7]辽宁义县头台乡亮甲山辽墓清理简报[J]. 刘剑. 北方文物. 2007(03)
[8]二十世纪辽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J]. 彭善国.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6(01)
[9]辽代墓葬形制与分期略论[J]. 董新林. 考古. 2004(08)
[10]辽宁阜新梯子庙二、三号辽墓发掘简报[J]. 梁振晶,王毅,崔嵩. 北方文物. 2004(01)
博士论文
[1]辽代贵族丧葬制度研究[D]. 郑承燕.南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辽代马具饰探索[D]. 包玉良.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65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66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