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26 12:13
本文以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对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的形制特征、材质工艺、造型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先进设计思想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的发展过程中,承载了人类最基本的照明需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经历了由简到繁、造物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复杂过程。它的使用与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对后世灯具造型的影响上,还包括其所蕴含的先进造物思想。这在注重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今天,通过探寻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的设计特征与设计理念,进而指导现代设计的方式,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设计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考古类型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收集资料、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实例论证等方式对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析。本文的研究首先从动物形灯具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说起,以宏观的视角分析动物形灯具在两汉时期盛行的动因;其次从地域分布、材质使用和灯具高度这三个方面对灯具进行量化分析;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灯具分型分式,比对出不同动物形灯具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继而总结出不同造型灯具的演变规律。在灯具的材...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8444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战国时期象形铜灯
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设计研究略鼓,双目圆睁,双耳下垂。象背承托一连铸的圆形灯盘,边沿平折,浅腹象形铜灯可以说是战国时期动物形灯具的典型代表。如图2.2所示,为战的一件雁足灯座,该灯灯盘残缺,残高14厘米、长12.6厘米、宽11厘米底座断开。灯柄和灯座内夹有一根细铁棒....
图2.2战国时期雁足灯座战国时期出现的动物形灯具数量有限,这同当时战国时期战事频繁的历史事
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设计研究略鼓,双目圆睁,双耳下垂。象背承托一连铸的圆形灯盘,边沿平折,浅腹象形铜灯可以说是战国时期动物形灯具的典型代表。如图2.2所示,为战的一件雁足灯座,该灯灯盘残缺,残高14厘米、长12.6厘米、宽11厘米底座断开。灯柄和灯座内夹有一根细铁棒....
图2.3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数量区域分布图
图2.3所示,有明确出土地点的74件灯具在江苏的数量最多为13件,其南、广东、陕西、四川、山东、河北、广西等地,江苏地区出土动物形灯多,应同两汉时期的流行楚文化相关,江苏在两汉时期地处楚文化的中心其次为河南,河南在两汉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繁华的地方。两汉时期的动具对比春....
图2.4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材质分析图
重庆蟾蜍浙江熊表2.1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题材区域分布表形灯具材质统计情况所示,将两汉时期有明确年代划分的动物形灯具按照材质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动物形灯具在材质的使用方面呈现出一制动物形灯具的数量为33件,陶制动物形灯具的数量仅具的数量明显高于陶制动物形灯具。到了东汉时期....
本文编号:4058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05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