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图案化、抽象化及表现化特点
本文关键词:简论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图案化、抽象化及表现化特点
【摘要】:审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有相当一部分遵循着从写实到图案化、从具象到抽象、从再现到表现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彩陶纹饰、玉器形制以及青铜器纹饰的图案化、抽象化和表现化的历程描述,指出这一演化规律受到人们装饰技巧的提高、审美意识的深化、艺术观念的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装饰艺术 图案化 抽象化 表现化
【分类号】:J509.2
【正文快照】: 关于“装饰”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装饰概念如蔡元培先生在《华工学校讲义》中讲到的:“装饰者,最普通之美术也。”[1](P60)这里是将装饰基本等同于美术或工艺美术的概念,涉及以各种材料和各种工艺手段制作的实用的或观赏性的所有物品。而狭义的装饰既可以指某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彭锋;从狭义美学到广义美学——兼论蔡元培美学的现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顾建华;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张占国;试论高校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问题[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鲍展斌;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吕军,栾兆鹏;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J];北方文物;2000年03期
10 黄亚南,何人可;马王堆汉墓日用漆器中的包装设计理念[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德东;周武忠;;“瓷艺花语”——谈花卉在陶瓷装饰纹样中的文化内涵[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茹爱林;;论汽车内饰纺织品的色彩设计理念[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吕欣;;“重己役物”之人性化阐释[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4 阴元铮;;艺术治疗的发生机制初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秦岁明;韦霞;;东方古代装饰艺术的神似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6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5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6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隽超;黄仲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惠蓝;中国画现代转型两大途径的形成[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9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广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3 郭宁;计算机辅助装饰设计理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周丽;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勤玲;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英汉语言中爱情隐喻概念系统的对比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伟涛;论高职德育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琴;臧克家散文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颖;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新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军,栾兆鹏;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J];北方文物;2000年03期
2 葛治功;溧水神仙洞一万年前陶片的发现及其意义[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3 安志敏;;华南早期新石器的~(14)C断代和问题[J];第四纪研究;1989年02期
4 刘淑娟;红山文化玉器类型探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思贤;;“勾云形玉佩”的形状结构及寓意的思想内容[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恩培;汉代画像石砖的装饰艺术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全少莉;;漫谈现实生活中的装饰艺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黄建成;装饰艺术札记[J];美术;1990年12期
4 王小勤;新松恨不高千尺——评95届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5年04期
5 孙宏图;装饰艺术的形式表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徐华铛;一朵永开不败的装饰艺术奇葩——麒麟[J];包装世界;2000年03期
7 王松;现代装饰绘画浅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朱建民,罗萍;西方建筑中的装饰艺术情结[J];装饰;2002年09期
9 马燕;回族装饰艺术审美风格略论[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10 张咏谊;《红楼梦》装饰艺术探析[J];装饰;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与美同行——浅谈装饰艺术的内涵[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王艳;蓝江平;张晓燕;;中外装饰艺术比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高大伟;刘瑗;;颐和园砖雕艺术研究[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5 刘鸿武;;紫禁城建筑的石雕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6 彭牧;袁博;;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7 潘鲁生;;传统汉字图形装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尹俊燕;;彩陶文化的多重装饰艺术法则——以马家窑彩陶为例[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9 高阳;;中国传统吉祥造型与现代吉祥物设计[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胡新立;郑建芳;;邹城汉画像石艺术特色浅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明;拓展居室空间的装饰艺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舒乙;田义墓的石刻装饰艺术绝品[N];光明日报;2006年
3 杨宜柳;民间剪纸的装饰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过山;装饰艺术的色彩魅力[N];中国包装报;2001年
5 许晓东;书画艺术品增添家居魅力[N];消费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顾学文;装饰艺术的“上海味道”[N];解放日报;2011年
7 张玉花;张光宇的装饰艺术[N];美术报;2004年
8 方子;装饰艺术时尚(上)[N];天津工商报;2000年
9 李延军 张涛;二龙戏珠——炎黄和谐的精神图腾[N];铜川日报;2008年
10 陈美者;“纸糊世界”岌岌可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倪建林;原始装饰艺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黄厚石;事实与价值[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5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维娜;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2 黄瑶;装饰艺术在绘画中的融合[D];湖北美术学院;2008年
3 张瑞;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李媛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婧;清代宫廷包装及器物装饰艺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吴伟;浅析玻璃工艺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D];西安美术学院;2006年
7 陆晓云;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胡阔;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郑可新;现代金属纪念币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骆文雄;现代酒店门厅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1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1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