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阳木雕 潮州木雕 历史文化 工艺技巧 鉴定要义
【摘要】:东阳与潮州两地的木雕艺术历史渊远流长,明清之时达到巅峰时刻,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璀璨的光满闪耀于民间美术的熠熠繁星之中,是民间四大木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地的木雕区别于乐清与福建两地的圆雕多以平面浮雕、镂空雕等形式出现,在装饰内容、题材表现、工艺技巧等艺术形式上有着共通之处,但由于历史发展、地域特点等人文因素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特征,查阅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本文以浙江东阳与广东潮州两地明清至1949年(解放前)这一时期内遗存的近现代木雕花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东阳与潮州两地进行田野调查,分别从两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艺术创作与表现、工艺技巧与内容、鉴定收藏与保护等多个方面选取主要的学术观点及经典案例分别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并辅助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究东阳与潮州两地古代木雕花板艺术间的异同点,进而逐步分析追溯历史究其差异性的根源所在。通过图像及文字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不断完善两地民间木雕艺术创作,民间审美文化、明清两地木雕鉴藏等方面学术研究的空白区域。通过对两地木雕文化的解读,让木雕收藏让人们关注到木雕审美及工艺的价值所在,并走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为近现代木雕收藏鉴赏提供帮助。
【关键词】:东阳木雕 潮州木雕 历史文化 工艺技巧 鉴定要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0
- (一) 选题目标7
- (二) 选题来源7-9
- 1.2.1 民间美术的复兴7-8
- 1.2.2 学术成果空白区间8
- 1.2.3 典型案例分析8
- 1.2.4 收藏趋势上涨8-9
- (三) 研究方法9-10
- 第二章 南方两地木雕花板的历史文化背景10-17
- (一) 历史源流与人文背景10-13
- 2.1.1 浙江东阳及广东潮州两地木雕雕刻的历史源流10-12
- 2.1.2 南方两地木雕雕刻创作的人文背景12-13
- (二) 清初期至解放以前的两地木雕13-15
- 2.2.1 两地木雕艺术的主要分类及装饰位置13-14
- 2.2.2 两地木雕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方法14-15
- (三) 对比结论与思索15-17
- 第三章 两地木雕花板的创作与艺术表现17-31
- (一) 两地木雕花板创作中的题材内容17-22
- 3.1.1 宗教人物类17-18
- 3.1.2 民间传说类18-19
- 3.1.3 历史典故类19
- 3.1.4 文学著作类19-20
- 3.1.5 戏文故事类20-21
- 3.1.6 祥禽瑞兽类21
- 3.1.7 吉祥图案类21-22
- 3.1.8 博古静物类22
- (二) 南方两地木雕的艺术风格分析22-26
- (三) 两地木雕花板中装饰手法的运用26-28
- (四) 对比结论与思考28-31
- 第四章 两地木雕花板工艺创作技巧分析31-42
- (一) 东阳木雕的工艺技巧分析31-34
- 4.1.1 雕刻材料31
- 4.1.2 雕刻工具31-33
- 4.1.3 雕刻技法分类33-34
- 4.1.4 工艺制作流程34
- (二) 潮州木雕的技巧分析34-40
- 4.2.1 雕刻材料34-35
- 4.2.2 雕刻工具35-36
- 4.2.3 雕刻技法分类36
- 4.2.4 工艺制作流程36-40
- (三) 对比结论与思索40-42
- 第五章 南方两地木雕花板的鉴定与收藏42-50
- (一) 木雕花板鉴赏与收藏的意义42
- (二) 木雕花板鉴定的基本要义42-45
- (三) 东阳木雕在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与个性特征45-46
- (四) 潮州木雕在不同时期的时代风格与个性特征46-47
- (五) 两地木雕的收藏和保养47-48
- (六) 对比结论与思索48-50
- 第六章 结论50-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附件一:《浙江东阳木雕田野考察报告》57-64
- 附件二:《广东潮州木雕田野考察报告》6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福良;叹乎其神 神乎其艺——文革时期上海白木雕探微[J];上海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2 江晓 ,佘向群;木雕创作随想[J];雕塑;2000年03期
3 王伟建;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浅谈木雕教学[J];艺术交流;2000年04期
4 王笃清;;论木雕与佛教的渊源关系[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01期
5 袁承志;原生的本能 现代的范式——论非洲木雕艺术[J];雕塑;2001年S1期
6 丁静;民间木雕之美[J];东南文化;2002年10期
7 赵苹;非洲木雕[J];西亚非洲;2003年05期
8 李小强;大足高峰寺的木雕艺术[J];文史杂志;2005年02期
9 陈培一;中国木雕艺术的领军人物——陆光正[J];雕塑;2005年02期
10 吴筱荣;;感述木雕艺术教育[J];装饰;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进华;;剑川木雕格子门装饰图案审美——以朱柳村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2 王仲奋;;东阳木雕与宫殿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心希 魏定榔;全面论述福建木雕艺术的开拓之作[N];文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光;雕古雕今 嵩山木雕技纳南北 刻精刻细 传世工艺今有传承[N];郑州日报;2006年
3 本刊记者 王贵国 江中平;天津木雕王[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4 记者 李天池;群力新区中国木雕艺术展览馆设计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黄璐聪;象园木雕渐走渐远[N];福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秀敏;首届漳台根木雕艺术精品展开幕[N];闽南日报;2010年
7 朱超;中国木雕艺术馆采用三维异型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天池;木雕艺术馆年内主体完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通讯员 陈葆仙 仲平;让木雕技艺以文化符号走向世界[N];天水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宗长;“三义木雕”化朽木为神奇[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斌;福建莆田木雕产业的振兴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罗子婷;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与文化特征[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3 迟翔;台湾木雕造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杜文超;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研究及其在室内设计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顿春林;潮州木雕《二十四孝》造型语言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7 张丽沙;主要陈设工艺品木雕用材材质的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潘伟;湖北通山木雕艺术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9 张旭;东阳木雕家具的新中式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10 肖洁妮;东阳与潮州两地近现代木雕花板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82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2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