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新农村建筑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9-12 16:22

  本文关键词: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新农村建筑中的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 传统民居 建筑 装饰元素 湘南地区


【摘要】:新农村建筑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湘南地区目前绝大多数新农村建筑存在盲目搬照城市建筑,缺乏地域特色、传统文脉断裂等问题,没有根据湘南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湘南地域特色的新农村建筑。本文从研究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入手,希望通过对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解析,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将那些经典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运用在新农村建筑中,使传统民居文化得到弘扬发展,让传统和现代建筑文化进行交融,为构建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新农村建筑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文章第一章节的绪论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做了简要的说明,介绍了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要研究的内容,列出文章结构脉络与框架;第二章节解释了新农村建筑与传统民居相关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研究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第三章节从表现形式、装饰部位以及装饰主题和色彩等方面来对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进行详细的分类解析,明确了那些应该继承的经典的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使其在新农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再生;第四章节探讨了如何将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运用在当前新农村建筑中,提出应该利用直接运用、间接替换、抽象变异等设计手段来提取民居装饰元素,明确装饰元素运用在新农村建筑设计的部位及运用原则。最后一个章节通过实际项目对作者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实践检验。作者力图通过研究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在新时期的农村环境中得到延续发展,进而改善当前繁杂、浮华的农村建筑面貌,让新农村建筑能够矗立在“传统”与“现代”这两片土壤中,为农民提供一个美观、舒适有文脉内涵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 传统民居 建筑 装饰元素 湘南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绪论12-17
  •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一、研究背景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第二节、研究内容及方法13-14
  • 一、研究内容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状况14-16
  • 一、国内研究状况14-15
  • 二、国外研究状况15-16
  • 第四节、论文研究框架16-17
  • 第二章 新农村与传统民居装饰的概述17-22
  • 第一节 新农村相关概念17-19
  • 一、新农村的概念17
  • 二、新农村建筑的含义17-18
  • 三、现阶段新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18-19
  • 第二节 传统民居装饰相关概念19-20
  • 一、传统民居19
  • 二、民居装饰元素19-20
  • 三、传统民居与新农村建筑的关系20
  • 第三节 传统民居装饰研究的价值20-21
  • 一、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价值20-21
  • 二、传统民居装饰的经济价值21
  • 第四节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基本解析22-41
  • 第一节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22-28
  • 一、雕刻22-25
  • 二、建筑构件25
  • 三、彩绘25-26
  • 四、匾联26-28
  • 第二节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部位28-35
  • 一、屋顶28-29
  • 二、山墙29
  • 三、大门29-31
  • 四、窗户31-32
  • 五、柱础32-34
  • 六、家具34-35
  • 第三节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色彩和装饰主题35-39
  • 一、湘南传统民居装饰色彩35-37
  • 二、湘南传统民居装饰主题37-3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湘南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新农村建筑中运用探索41-54
  • 第一节 装饰元素提取手法41-46
  • 一、直接加工转换41-42
  • 二、间接重构替换42-44
  • 三、抽象提取变异44-46
  • 第二节 运用在新农村建筑设计46-50
  • 一、建筑外立面46-48
  • 二、建筑小品48
  • 三、室内设计48-49
  • 四、家具49-50
  • 第三节 运用原则50-52
  • 一、整体规划原则50-51
  • 二、传统再生原则51
  • 三、因地制宜原则51-52
  • 四、绿色生态原则52
  • 第四节 本章小结52-54
  • 第五章 项目实例——郴州汤湖里村建筑规划设计54-65
  • 第一节 项目概况54-55
  • 第二节 汤湖里旅游资源55-57
  • 一、区位优势55
  • 二、自然资源55-56
  • 三、民俗文化56-57
  • 第三节 指导思想57
  • 第四节 汤湖里建筑规划设计内容57-64
  • 一、原有建筑外立面改造57-59
  • 二、新建建筑设计59-61
  • 三、公共浴池改建设计61-63
  • 四、导视系统设计63-64
  • 第五节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7
  • 注释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1-72
  • 致谢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亮;巴渝古镇民居文化的传承[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4年08期

2 鹤坪;老西安民居[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6期

3 李宁;;浅析西北民居及民居文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传统民居与旅游开发——通海论坛[J];新建筑;2006年04期

5 李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研究[J];美术大观;2008年09期

6 赵庆海;刘艳丽;;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原则[J];中华民居;2010年10期

7 黄佩华;;彝风异俗·择山而居·连载五 和谐民居[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7期

8 潘冬梅;孟祥彬;徐景贤;;传统民居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应用[J];北方园艺;2011年13期

9 陶瑞峰;姚野;;传统民居文化对现代民居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10 张得水;杨东昱;程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河南古民居的保护——基于对豫西北民居的调查[J];文物建筑;201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良文;;试论传统民居的经济层次及其价值差异——对传统民居继承问题的探讨之三[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蒋维锬;;凸现莆仙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曲薇;曹慧玲;陈伯超;;浅谈河北民居的院落[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家瑾;黄诗迪;黄菲菲;;试论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传承[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天骄;王亮;;从东北地区汉族民居与满族民居的共性看建筑文化的生命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万民;;论三峡民居的文化品质[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皮喜荣;郝少波;;民居建筑文化研究中的主体感知和主体价值——以鄂西北传统民居风貌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经明;;民族民居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李彩标;;浅谈诸葛村民居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佟裕哲;;民居文化与创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娉 见习记者 汪蕾;进一步加强古民居保护工作[N];咸宁日报;2005年

2 骆展胜;我区民居文化保护试点项目获得成功[N];广西日报;2007年

3 周兵 李向东 周红;传承特色民居文化 创建西部魅力村镇[N];中国民族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胡杰卫;如何让传统民居变成旅游财富?[N];海南日报;2014年

5 记者 陈斌;让传统民居文化绽放异彩[N];重庆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艳;“围城”中的古民居[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记者 吕宝林 李天伦;胡氏民居对外开放[N];甘肃日报;2006年

8 韦月红;广西民居文化保护试点获成功[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蔡传斌 通讯员 张尚锋;转瞬即逝的老民居亟待保护[N];玉溪日报;2013年

10 赵颐柳;台湾的传统民居[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刘治龙;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顾蓓蓓;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赵西平;西部传统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江净帆;空间中的社会教化[D];西南大学;2010年

8 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段傅瀚;衡南古民居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崔曼丽;从住居学角度研究无锡传统民居[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孙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5 闫冬佳;晋中传统民居在现代生活模式下的更新探索[D];山西大学;2013年

6 苏月;潜在建构机制与控制法则[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丽;大理白族民居彩绘的审美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赵兰若;安多藏区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陆磊磊;传统夯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伶俐;昭通传统民居空间形态与建造技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8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38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