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漆样本的总体外貌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29 10:29
本文关键词:基于金属漆样本的总体外貌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漆 总体外貌 心理物理学视觉评价 色貌 光泽度 纹理 阈值角度
【摘要】:金属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外观装饰材料,其总体外貌评价显得日趋重要。颜色、光泽度和纹理是金属漆总体外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金属漆的单个属性进行了研究,但未充分考虑各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很好地对金属漆总体外貌进行表征。为全面准确地评价金属漆的总体外貌,获得与实际视觉观察结果一致的表征,仍需要更多进一步的研究。在本论文的研究中,一方面,基于大量的视觉实验数据和相关仪器在多种条件下的参数测量,分析了其对金属漆样本色貌、光泽度和纹理的预测精度以及外貌属性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另一方面,以拼接金属漆样本间夹角引起总体外貌差异为基础,实施了相应的视觉实验来确定不同条件下恰可察觉、恰可接受总体外貌差异的阈值角度,并对影响阈值角度的因素展开了详细讨论。在外貌属性定量评价实验中,采用专门设计定制的161块金属漆样本并基于量值估计法分别对金属漆样本色貌参数、光泽度和纹理进行视觉评估。对于色貌参数,CIECAM02色貌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金属漆样本的明度和色调,而对彩度的预测结果与视觉评估数据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光泽度计测量值与光泽度的视觉评价值间的相关性与样本的光泽度水平以及所采用的光泽度测量几何条件直接有关。由此,基于20°、60°和85°三个入射角的光泽度测量值建立了感知光泽度的连续平滑模型,能有效预测感知光泽度。根据纹理的视觉评价结果,讨论了样本光泽度等级与所在色区对纹理的影响,并基于BYK-mac测得的纹理相关参数而建立了组合优化模型,提高了测量参数对视觉纹理的预测精度。同时,探索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分形维数方法,便捷精确地表征了金属漆的视觉纹理特性。基于选自某汽车品牌金属漆样本库的23块样本,采用交叉阶梯法开展了视觉实验,获得了样本在不同放置模式下不同转动方向的恰可察觉、恰可接受总体外貌差异的阈值角度。通过对比分析,导出了恰可察觉与恰可接受阈值角度的比例关系,并讨论了样本横、纵放置模式和正(凹)、反(凸)转动方向对金属漆样本总体外貌差异的影响特点。同时,通过对总体外貌差异的视觉阈值角度与样本外貌属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金属漆样本表面拼接夹角的恰可察觉与恰可接受阈值与样本明度的相关性最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拓展的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漆 总体外貌 心理物理学视觉评价 色貌 光泽度 纹理 阈值角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630.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6-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9-31
- 2.1 色度学基础19-20
- 2.2 色貌模型20-23
- 2.3 金属漆效果颜料23-26
- 2.3.1 金属漆的构成和显色机理24-25
- 2.3.2 金属漆的外貌特性25-26
- 2.4 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26-29
- 2.4.1 量值估计法27
- 2.4.2 交叉阶梯法27-29
- 2.5 视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29-30
- 2.5.1 数据相关性29-30
- 2.5.2 多元回归分析30
- 2.6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实验样本的准备及仪器测量31-39
- 3.1 实验样本的制备31-32
- 3.2 实验样本的仪器测量32-37
- 3.2.1 颜色参数的测量32-34
- 3.2.2 多角度光泽度的测量34-36
- 3.2.3 纹理相关参数的测量36-37
- 3.3 本章小结37-39
- 第四章 不同外貌属性的视觉评估及分析39-63
- 4.1 对色貌参量的评价39-44
- 4.1.1 色貌参量评价的实验方案39-40
- 4.1.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40-44
- 4.2 对感知光泽度的评价44-52
- 4.2.1 感知光泽度评价的实验方案44-45
- 4.2.2 光泽度评价结果与仪器测量数据的比较45-49
- 4.2.3 感知光泽度的建模及讨论49-52
- 4.3 对感知纹理的评价52-61
- 4.3.1 感知纹理评价的实验方案52-53
- 4.3.2 感知纹理表征方法的比较与分析53-57
- 4.3.3 感知纹理影响条件的讨论57-61
- 4.4 本章小结61-63
- 第五章 基于阈值角度的总体外貌差异评价63-81
- 5.1 视觉实验63-66
- 5.1.1 视觉实验的设置和准备63-65
- 5.1.2 视觉实验的过程65-66
- 5.2 观察者精度分析66-69
- 5.2.1 观察者间一致性66-68
- 5.2.2 观察者内重复性68-69
- 5.3 实验结果讨论69-78
- 5.3.1 样本纵向放置模式下的阈值角度69-73
- 5.3.2 样本横向放置模式下的阈值角度73-77
- 5.3.3 不同样本放置模式对阈值角度的影响77-78
- 5.4 视觉阈值角度与总体外貌属性的相关性分析78-80
- 5.4.1 纵向模式78-79
- 5.4.2 横向模式79-80
- 5.5 本章小结80-8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1-85
- 6.1 研究工作总结81-83
- 6.2 研究展望83-85
- 参考文献85-91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中宁;徐海松;M.Ronnier Luo;冯华君;;Assessing total differences for effective samples having variations in color,coarseness,and glint[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0年07期
2 马健;徐海松;M.Ronnier Luo;;Color appearance and visual measurements for color samples with gloss effect[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9年09期
3 傅凌进;徐海松;M.Ronnier Luo;;Estimating color appearance of pearlescent bottles using digital camera[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宫睿;智能移动终端图像显示性能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1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94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