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8:02
本文关键词:唐代书法文献研究
【摘要】:唐代书法上能远接六朝,下能开启宋代书法风气,是古代书法史的转折点,在书法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唐代书法在理论、品评、品第、语辞、文学、技法、书体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时代变迁的各种现象。同时,唐代书法又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性,比如伪托篇目的增加,伪篇的性质、产生的阶层、使用的流通领域,再如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唐宋书法丛纂版本、源流考辨、宋初书法类书在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作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都是过去唐代书法研究所未曾涉猎的领域。 本论文以唐代书法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唐代书法文献进行校勘、辑佚、辨伪、考证,以期在宏观视角上对唐代书法文献进行有效的梳理,并抽绎出唐代书论的特殊规律。本文分上下二编,上编概述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现状,并考辨唐宋四大书法丛纂即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南宋陈思《书苑菁华》之各种版本源流。又列宋代以来官私目录、宋初书法类书中唐代书法文献,并辑佚部分已佚唐代书法文献。下编是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方法举隅,分列唐代书论之辨伪、书体、科举、思想、书法品评、品第、技法、文体等若干方面的个案研究,每种个案在研究方法上撷取不同的切入角度,除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外,又以同一丛纂不同版本,或同一书论撷取不同丛纂的方式对校。力图全面、完整、细致的展现唐代书论的原貌及复杂性。本文以唐代书法文献的原生状态为基准,以文献中所反映的各种书法现象为指归,选取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唐代书法的特殊规律抽绎及总结。
【关键词】:唐代 书法文献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56;J292.1;J292.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5
- 一、 唐代书法文献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2
- 二、 本文关于唐代书法文献中技法类伪篇的性质分析及研究主导思想12-13
- 三、 本文对唐代精英书法文献的研究方法拓展释例13
- 四、 本文结构概述13-15
- 上编:唐代书法文献概论15-112
- 第一章 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17-27
- 第一节 唐代书法文献存在的领域及界定17-19
- 第二节 唐宋官私书目、宋元明主要类书、杂编著录唐代书法文献书目表19-27
- 第二章 唐宋书法丛纂版本概述及考证27-71
- 第一节 唐宋书法丛纂体例27-45
- 一、 张彦远《法书要录》篇目解题及体例27-32
- 二、 晚唐韦续《墨薮》篇目解题及体例32-36
- 三、 朱长文《墨池编》篇目解题及体例36-41
- 四、 陈思《书苑菁华》篇目解题及体例41-45
- 第二节 唐宋书法丛纂版本考述45-71
- 一、 张彦远《法书要录》版本及相关问题考述45-53
- 二、 《墨薮》版本考述(附《书诀墨薮》)53-56
- 三、 朱长文《墨池编》版本考辨56-65
- 四、 陈思《书苑菁华》版本述略65-71
- 第三章 版本校勘释例——以朱长文《墨池编》为例71-87
-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与《宝砚山房》本《墨池编》唐代篇目校勘表71-87
- 第四章 北宋初书法类书中的唐代书法文献87-103
- 第一节 周越《法书苑》体例考证87-97
- 第二节 《金壶记》保存唐代书法文献的史料价值97-103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文献辑佚(部分)103-112
- 一、 张敬玄《书则》一卷103-104
- 二、 唐初姚思廉《善书人名状》104-105
- 三、 《蔡氏口诀》一卷(《崇文总目》)105
- 四、 李阳冰《笔诀》105-107
- 五、《李阳冰笔法诀》107-108
- 六、 王羲之《笔经》108-110
- 七、 《古经》110-112
- 下编:唐代书法文献研究方法举隅112-313
- 第六章 唐代书法文献辨伪系列研究举隅113-193
- 第一节 唐代书法文献辨伪方法概论113-122
- 一、 唐代书论伪篇的特点113-116
- 二、 伪托书论辨伪方法举隅116-122
- 第二节 唐人伪托前代书论的辨伪122-159
- 一、 卫夫人《笔阵图》考证122-131
- 二、 王羲之《题笔阵图后》的时代特征131-136
- 三、 王羲之《笔阵图》与卫夫人《笔阵图》、王羲之《题笔阵图后》三者之关系136-142
- 四、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研究142-159
- 第三节 唐人托名唐人书论159-170
- 一、 唐人托名唐人书论释例——以唐太宗、虞世南伪篇为例159-164
- 二、 唐代伪托篇目的学术意义164-170
- 第四节 唐代伪篇的真伪杂糅形式——以蔡希综《法书论》为例170-193
- 一、 蔡邕在唐代书论中地位的确立171-177
- 二、 《蔡希周墓志》与《法书论》成文之关系177-179
- 三、 《法书论》成文时间的推断179-180
- 四、 蔡希综《法书论》考证180-187
- 附表187-193
- 第七章 唐代书法文献技法系列研究举隅193-211
- 第一节 唐代书学技法类文献《翰林禁经》与《玉堂禁经》之关系考证193-201
- 第二节 “永字八法”在唐代的传承线索201-211
- 一、 “永字八法”辩证202-205
- 二、 “永字八法”传承线索205-210
- 附录210-211
- 第八章 唐代书法文献中的书体系列研究举隅211-225
- 第一节 韦续《五十六种书》考证兼及杂体书的存在条件211-217
- 第二节 唐代飞白书风气之变迁217-221
- 第三节 杂体书风与唐代伪篇时间确立之关系221-225
- 第九章 唐代书法文献中的品评、品第系列研究举隅225-251
- 第一节 李嗣真生平与《书后品》成文时间考辨225-233
- 第二节 《九品书》的时代考证及与李嗣真《书后品》之比较233-238
- 第三节 唐代书法文献品评、品第系列的新特征238-251
- 一、 书法品第在唐代的新特征238-242
- 二、 张怀t囟蕴拼槠返拇葱
本文编号:1026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2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