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包世臣《国朝书品》新论

发布时间:2017-10-13 19:01

  本文关键词:包世臣《国朝书品》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书品 南朝齐梁 庾肩吾 书学 碑学 理论铺垫 邓石如 李嗣真 刘墉 篆隶


【摘要】:正南朝齐梁时期,庾肩吾通过《书品》建立了古代书法品评标准和发展秩序,为唐代太宗"尊王"提供了理论铺垫。从此以"大王"为楷模的书法格局成为"碑学"之前的常态化书法秩序。从包世臣开始,这种旧秩序一点点被动摇。包世臣不仅重新诠释了"五品"的内涵,而且以老歌新唱的方式通过《国朝书品》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品评标准。这个标准充分折射出清人对清代书法新格局的需要。因此包世臣的《国朝书品》即为"国朝"的需要。首先,包世臣书学思想中"明源流、讲门户"的观念极
【作者单位】: 山东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书品;南朝齐梁;庾肩吾;书学;碑学;理论铺垫;邓石如;李嗣真;刘墉;篆隶;
【基金】:聊城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5年山东省高等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15WF02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南朝齐梁时期,庾肩吾通过《书品》建立了古代书法品评标准和发展秩序,为唐代太宗“尊王”提供了理论铺垫。 从此以“大王”为楷模的书法格局成为“碑学”之前的常态化书法秩序。从包世臣开始,这种旧秩序一点点被动摇。包世臣不仅重新诠释了“五品”的内涵,而且以老歌新唱的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渊;;谈谈《书品》[J];读书;1989年02期

2 陈梦婕;;浅论“书品”与“人品”之关系[J];艺术科技;2014年02期

3 闵祥德;;书品与人品[J];半月选读;2010年11期

4 何兰坐;书品·人品之辩证[J];辽宁经济;2003年12期

5 郑小平;;析“书品即人品”之误兼论书品的决定因素[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石鑫进;;文学情绪与精神的人——读书品画札记[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王小娟;;书品与人品[J];美与时代(下);2012年09期

8 岑亭儒;;岑亭儒作品欣赏[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3年01期

9 李威;;略议书品与人品的关系[J];才智;2013年14期

10 王同顺;“书品即人品”质疑[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懋义;;蔡襄书品论略[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莹;读书品史 看景入景[N];经济日报;2014年

2 张平;人品书品相辉映[N];山西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陈光基;推进“尚书品”茶业公共品牌建设[N];三明日报;2014年

4 李向虎;张一 书品人品映丹心[N];山西日报;2000年

5 毛国兵 潘菁;“宁可不如人不能不是人”[N];中国贸易报;2012年

6 周安庆;反派名人手笔的投资收藏要谨慎[N];美术报;2010年

7 赖甫跃;品格才气盈于书[N];各界导报;2008年

8 彭峰 詹兴堆;三明茶业公共品牌“尚书品”靓装参展[N];三明日报;2013年

9 朱浩云;究竟因人废字还是因字传人[N];美术报;2014年

10 山河;书之要领在骨气[N];开封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冬民;庾肩吾《书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2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2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