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经典碑刻文字的运用与其书法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1:32
本文关键词:元代经典碑刻文字的运用与其书法价值研究
【摘要】:2011年,,元代文字学家、书法家杨桓书丹的《尊经阁记碑》,发现于山东省济宁市尊经阁旧址。碑刻为元大德三年夏四月庚午立,碑额为“尊经阁记”四个篆体大字。碑文记述了济宁地区的人们兴建济宁文庙尊经阁的缘由及经过。碑体巨大,字体杂糅,文字繁多的《尊经阁记碑》自发现以来便受到各界的关注。杨桓博学擅书,能够熟练使用古文字,在文字学和书法艺术方面盛名于元朝,乃当时著名的大家。《尊经阁记碑》亦属杨桓生命的绝笔。该碑的发现对于研究元代的书法风格、古文字演变历程、元代儒学教育的状况以及济宁地区的风土民情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对于研究元代经典碑刻的文字的运用与其书法价值提供了有益优秀的文献材料。 本选题将从《尊经阁记碑》的时代背景、形制、碑文内容等不同角度,对其文字的运用及其书法价值展开研究。《尊经阁记碑》最大特色便是其破体字、异体字、俗体字的运用。本选题将通过对各朝代使用过的破体字、异体字、俗体字进行对比,总结出元代经典碑刻的文字运用的方法和其书法价值对于后世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尊经阁记碑》进行研究: 一、《尊经阁记碑》出现了大量的破体字、异体字、俗体字的写法,将元代经典碑刻运用的文字与前后朝的异体字、俗体字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同时代异体字、俗体字的应用的基本规律。 二、通过将元大德三年的《尊经阁记碑》与元大德三年的《处士王先生墓志铭》与元至正十年的《敕建端本堂记碑》(1956年发现于曲阜城东旧县村)进行对比考察,找到同朝代同地区碑刻传承的联系。 三、当时这种“大碑现象”把“大”的审美趋向带入到人们生活中,从而产生了中国人喜“大”的心理。这对明清以来超级大碑的出现有着推动的作用,同时对碑刻的审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总结出《尊经阁记碑》在字的用笔和结构方面对前朝书风的突破和对后世率性书写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尊经阁记碑》 异体字 俗体字 书法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8
- (一)元代的时代背景与元代书法的艺术特征7-8
- (二)元代经典碑刻介绍8-17
-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17-18
- (四)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18
- 第二章 《尊经阁记碑》的前世今生18-23
- (一)《尊经阁记碑》的概况18-19
- (二)书家杨桓的生平简介19-21
- (三)《尊经阁记碑》的内容21-22
- (四)《尊经阁记碑》所反映的史实和社会环境22-23
- 第三章 《尊经阁记碑》的文字运用23-43
- (一)异体字、破体字的综述23-27
- (二)《尊经阁记碑》中出现的异体字、破体字27-43
- 第四章 《尊经阁记碑》与同类碑刻对比研究43-56
- (一)《处士王先生墓志铭》43-49
- (二)《敕建端本堂记碑》49-54
- (三)《曹植庙碑》54-56
- (四)《尊经阁记碑》与《曹植庙碑》中的异体字、破体字的对比研究56
- 第五章 《尊经阁记碑》对于前朝的借鉴和对后朝的影响56-59
- (一)《尊经阁记碑》对于前朝的借鉴56-58
- (二)《尊经阁记碑》对于后朝的影响58-59
- 第六章 元代破体经典碑刻文字运用的规律总结59-62
- 第七章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黄德宽;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J];安徽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3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王力春;;十六国北朝碑刻的破体现象及其成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王进;;《曹植庙碑》的艺术特点[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侯开嘉;;吴昌硕“破体”书法十年探索及其中止之迹[J];书法赏评;2009年02期
8 李广涛;;《曹植庙碑》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J];书法;2012年02期
9 赵绍虎;日本破体书法的艺术特征[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本文编号:1048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4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