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帖学创作的审美转型
本文关键词:当代帖学创作的审美转型
【摘要】:当代帖学在经历各种思潮碰撞之后,无论是技法体系还是理论体系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日本平安时期(七九四—一一九二)中日文化交流为背景,以日本书道史上书家群体"三笔""三迹"的作品风格与发展渊源为参照,来审视当代帖学创作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当代书坛对"三笔""三迹"的接受现状,运用比较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结合当代书坛的发展近况,从中、日两条帖学演变路径来反思当代帖学创作的审美转型。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
【关键词】: 平安时期 三笔 三迹 帖学创作 审美转型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一藤体橘(拓唐契僧法璀在改政最引0原,逸七本使机和更璨建革治后二佐平势七,、,留言是夺筑,上历平八理安(四书学汉学日目、力,史安)(中七—风问文生本的雕图平阶时为九期八八主僧化频书高刻革安段期代四又二三要以在繁道峰、新时,(表四出—五以及日到史。绘;期是七的—现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子平;;略谈古文外交辞令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效果[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余一力;;评邹惟山的《山水诗草111首》[J];文学教育(上);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超;论民意表达[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桂森;清初帖学派书法略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刘文秋;;康有为的帖学观[J];艺术百家;2006年06期
3 张旭光;;“新帖学”的时代价值[J];美术观察;2006年11期
4 杨建军;;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帖学复兴[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陈振濂;;“新帖学”的学术来源与实践倡导诸问题——“新帖学”论纲之三[J];文艺研究;2008年03期
6 阴胜国;;论清代中期的正统审美思想与帖学书法之关系[J];书法赏评;2010年05期
7 王好君;;论当代帖学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1年02期
8 陈振濂;;对古典“帖学”史形态的反思与“新帖学”概念的提出[J];文艺研究;2006年11期
9 曹建;;康有为“帖学大坏”论及其影响[J];文艺研究;2006年11期
10 鲍宏伟;;析白蕉与近现代帖学复兴的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凤;帖学的守望者[N];美术报;2006年
2 杨光文;对当前书法“新帖学”热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2008年
3 沈白;惶恐于传统之中[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姜寿田;碑帖并重 刚柔并济[N];光明日报;2013年
5 董水荣;书法的审美与感觉[N];美术报;2014年
6 ;思深意远的反思[N];美术报;2008年
7 杨近白;略说刘洪镇的碑帖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陈纬 书法家、浙江美术馆副研究员;上善若水[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9 田丕鸿;南粤帖学名家[N];中国商报;2003年
10 黄`,
本文编号:1053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5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