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

发布时间:2017-10-22 19:23

  本文关键词: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


  更多相关文章: 晋唐 晚明 书法 运笔 掌指之法 肘腕之法 转换


【摘要】:笔法作为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可以说一直是历代书家孜孜以求、不断探究的重要问题。晚明书风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形式、审美等方面,同时,在笔法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变化。晚明书家以“肘腕之法”将尺牍长卷中的“掌指”小字拓而为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彻底改变了晋唐书家的运笔方式,从而使晚明的帖学书法与晋唐传统书法之间产生了种种本体方面的差异。有鉴于此,本文试从笔法范畴的一个层面——运笔方法,来探讨晚明书家书写巨轴大字的笔法转换给晚明帖学书法带来的一些具体变化。 本文从运笔方法在历史进程中的衍变这一问题入手,首先讨论了晋唐书家关于运笔的主张及宋以后“肘腕之法”产生的原因,从而揭示在晚明时期,“肘腕”运笔已经成为文人书家书写大字行草时所采用的最主要的运笔方式;其次,笔者分析了运笔方式与书写材质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结合图版,对“掌指之法”与“肘腕之法”的主要技法特征进行具体解析,研究了二者对书法的点画用笔、字形结构、篇章取势、审美等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本文为专题研究晚明书家书写时笔法转换问题之始,目的在于藉此凸显晚明帖学书法与晋唐传统之间风格差异的肯綮,给我们解读晚明书家的艺术作品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晋唐 晚明 书法 运笔 掌指之法 肘腕之法 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292.1
【目录】:
  • 引言7-9
  • 1、运笔方法在历史进程中的衍变9-16
  • 1.1 运笔方法在笔法范畴中的重要性9-10
  • 1.2 晋唐书家的“运指”之说10-12
  • 1.3 “肘腕之法”的产生及其原因12-16
  • 2、“肘腕之法”在晚明时期的发展及运用16-21
  • 2.1 晚明书家关于运笔的主张16-18
  • 2.2 肘腕之法”与书写材质的变化18-21
  • 3、“肘腕之法”对晚明帖学书法的具体影响21-34
  • 3.1 两种运笔方法解析21-23
  • 3.1.1 掌指之法:裹锋连续书写,以势成形21-22
  • 3.1.2 肘腕之法:通过提按、驻留等方式调锋书写,字形多靠视觉控制22-23
  • 3.2 点画用笔:从精致严谨到粗放模糊23-25
  • 3.3 字形结构:由缜密而支离25-29
  • 3.4 篇章取势:从钩锁连环到著意营构29-32
  • 3.5 审美变化:由优雅空灵而强化趣味32-34
  • 4、余论:运笔方法的转换导引的晚明风气对清代碑学的影响34-35
  • 致谢35-36
  • 主要参考文献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毓华;;日新斋笔记[J];中国钢笔书法;2005年09期

2 孟庆星;;邢侗与晚明清初山左集古刻帖考论[J];东方艺术;2011年08期

3 彭飞;;书法十诀[J];湖南教育;1988年05期

4 刘军强;;也谈书法用笔[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9年04期

5 胡裔扬;;墨香[J];同学少年;2008年09期

6 ;香港汉唐书画院[J];楼市;2009年17期

7 黄振山;;学书三悟[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07年08期

8 老城;;徐渭的书法[J];散文百家;2008年06期

9 谷鸿;;钱沣书法鉴赏[J];秘书;2009年04期

10 ;宋四家对明代中后期书法的影响[J];荣宝斋;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裕;;《甲乙记政录》与晚明圣旨之私家辑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2 卜永坚;;“自古丛社中兴,必借王臣外护”——晚明天台宗僧人无尽传灯的文化网络[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3 ;《水滴石穿——雷珍民书法》简介[A];杜牧文学成就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崔明;敖翔;张玉山;;书法与绘画练习对老年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魏宗仁;;古钱书法趣谈[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蒋立群;;“中国书(艺)”之东方魅力及现代意义——“书法热”探奥(摘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7 石谷风;;程奂轮的两幅书法剪纸[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明善;;序《余明伦书法选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9 刘敬;;关于写字教育与书法素质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及现状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雷中民;任军;胡茗;;汉字的渊源及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魅力[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说“法”与“度”[N];中国艺术报;2001年

2 孙斌龙;论书法之“笔势”[N];中国老年报;2000年

3 好云;好字不如烂画?[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傅周海;书贵自然[N];美术报;2001年

5 王岳川;学者书法的当代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赵智强;李玉泉;宋克书法凤毛麟角[N];中国商报;2003年

7 单国霖;书法停云铁铸成[N];中国商报;2004年

8 雍乾;罗杨:吹尽狂沙始见金[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陈念云;王元化与书法[N];解放日报;2004年

10 孙鹤;书法与中国文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怀若;石涛书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6 陈龙海;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夏太娣;晚明南京剧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英飞;书法重现及其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9 叶梅;晚明嘉兴项氏法书鉴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玉宝;谢肇m塾胪砻鞲=ㄎ难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桂明;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宋淑湘;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马炜;徐渭书法风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涛;中国佛门书家之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崔树强;宋、清两代金石学对书法的影响及其背景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冯广贺;端雅正宜书制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孙超;张弼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罗红胜;《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鹏;徐渭的艺术精神[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文秋;朱长文《续书断》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9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079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