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临帖与纯行书

发布时间:2018-01-23 03:14

  本文关键词: 书法创作 米芾 《兰亭序》 画扇 韭花帖 杨凝式 二字 行草书 书道 祭侄稿  出处:《中国书法》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古代书法家鲜有提及创作二字者,往往于书作之后落款曰:拟某某笔意或仿某某法。文人之间也常以临摹作品相赠,此种现象尤以明清书画扇为最,足见古人注重传承,讲究下必有由,画必有据。窃以为,没有传承、一味创新之作真像三无产品。因此,书法创作当从临摹开始。临摹之于书法恰似写生之于绘画,至关重要。而背临、意临实乃临、创转换之关键。借助原帖点画、偏旁、部首以及现有之字,模而仿之,进而集字(或点画)成篇,史称集字法,此可谓创作之始也。北宋米芾常
[Abstract]:Formal ancient calligraphers rarely mentioned the creation of two characters, often after the book completed said: to draw a certain meaning or imitation of a certain method. Literati also often to copy the works, this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fan as the most.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pay attention to inheritance, pay attention to the next must have a reason, painting must have evidence. Steal that, no heritage, blindly innovative work really like three no products. Therefore. Calligraphy creation should start from copying. Copying to calligraphy is as important as sketching to painting. And back face, will is the key to change. With the help of the original placard point painting, side, radical and existing characters.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creation of Mi Fu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古代书法家鲜有提及创作一一字者,往往于书作之后落款曰:拟某某笔意或仿某某法。文人之间也常以临匌作品相赠,此种现象尤以明清书画扇为最,足见古人注重传承,讲究下必有由,画必有据。窃以为,没有传承、一味创新之作真像三无产品。 因此,书法创作当从临摹开始。临摹之于书创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3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4 侯忠明;;书为心学——论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徐长春;;书法创作情绪情感的剖析[J];电影评介;2009年14期

6 刘玉坤;;试论阴阳互补对书法创作的潜在影响[J];美与时代(中旬);2010年03期

7 刘元堂;;不惑之惑——不惑之年的书法创作思考——“江上清风”刘元堂书法展座谈会纪要[J];书画世界;2011年01期

8 盛慧;;浅谈当今书法创作的不足[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1期

9 窦念怀;;浅谈书法创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0期

10 王晓光;;当下书法创作多视角多维度取法问题[J];书法;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漱居[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2 ;阎志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3 ;吴魁勇[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4 ;朱澄生[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5 ;杨亚东[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王灵均;书法创作应当“中化”[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张亚萌;开放且独立:书法创作的全球化生态[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记者 朱凯;古代书法创作国际研讨会在宁举行[N];南京日报;2009年

8 申万胜;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姜寿田;论赵振乾的书法创作[N];美术报;2013年

10 王有和(山东,二000级研修班);灵感对书法创作的作用[N];中国艺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6 樊利杰;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7 杨嘉麟;论字体组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广涛;碑帖融合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纪松;主体“情性”与当代大草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刘斌元;论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56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56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