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康乾时期刻帖与董其昌书法

发布时间:2018-01-24 16:30

  本文关键词: 康乾时期 刻帖 董其昌书法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以康乾时期董其昌的刻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此时期刻帖中董氏书法的收录情况,并探讨了书家们在此时期对董其昌书风的接受情况。文章分成三个章节,首先对康乾时期的刻帖进行了概述,探讨了康乾时期宫廷刻帖和私家刻帖兴盛的情况,并对部分刻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探讨了帝王喜好对董氏书风风靡的作用,对董氏收藏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并根据此时期的书家对董氏书风的不同接受进行了分类。然后考察了康雍时期第一部宫廷刻帖《懋勤殿法帖》以及一些私家刻帖中董氏书法收录的情况,最后考察了乾隆时期宫廷刻帖《三希堂法帖》、《敬胜斋法帖》以及私家刻帖《玉虹楼法帖》中董氏书法的收录情况。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inscriptions of Dong Qichang in Kang and Qian dynas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collection of Dong's calligraphy in this period, and probes into the acceptance of Dong Qichang's calligraphy style by calligraphers in this period.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First of all, it summarizes the engraving posts in Kang-Qian period, and probes into the prosperity of imperial and private engraving posts in Kang-Qian period.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mperor's preference on the popularity of Dong's books, and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Dong's col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cceptance of Dong's calligraphy style in this period, the author classifies Dong's calligraphy style. Then,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first palace inscription in Kangyong period and the collection of Dong's calligraphy in some private inscriptions. Finally, the collection of Dong's calligraphy in Qianlong court engraving, Jingshengzhai and Yu Hong Lou calligraphy was investigate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峰;;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0期

2 方波;;文化资本与文化商品:明代江南私家刻帖的一个面向[J];文艺研究;2012年12期

3 吕金光;成海明;;晚明刻帖失真与“尊碑”意识萌芽的出现[J];艺术百家;2013年03期

4 刘镇;;论长洲文氏家族与明代江南刻帖之繁荣[J];书法;2013年09期

5 蔡清德;;地域性刻帖之发端——《金陵名贤帖》的编刻流传、特征与史学意义[J];艺术百家;2012年05期

6 刘镇;;论长洲文氏家族与明代江南刻帖之繁荣[J];书法赏评;2013年02期

7 孟庆星;;邢侗与晚明清初山左集古刻帖考论[J];东方艺术;2011年08期

8 ;匡时首次推出善本碑帖专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06期

9 张鹏宇;秦振吉;;榆次常家之书院藏帖简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10 ;《张忠烈公墨迹刻帖考》补正[J];文物;198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史春生;“碑”与“帖”的区别[N];中国商报;2004年

2 万君超;说法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录音整理 吴川淮 张平;书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陈尔俊;历代汇帖述略[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曹萌;端严肃穆 灵秀典雅[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肖鑫(北京);浅谈《阁帖》的借鉴价值[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白锐;“书法热”之我见[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宗成振;刻帖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怡;康乾时期刻帖与董其昌书法[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2 郭钟浩;宋代刻贴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3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肖成彦;《绛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刘琴;书法真迹对学书者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6 高秀清;宋代“书迹题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百军;宋代的书迹著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爱梅;《太原段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驰;孔继涑与《玉虹楼法帖》[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林伊;清代嘉道时期的欧书兴盛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0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460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