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草书论辑
本文选题:怀素 切入点:索靖 出处:《中国书法》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黄庭坚论草书、评草书题韩忠献诗杜正献草书杜子美一生穷饿,作诗数千篇,与日月争光。永州僧怀素学草书,坐卧想成笔画,三十年无衣被,乃得自名一家。死者不可作,今观尚书令韩忠献公诗、太师杜正献公作草,安用忍如许穷饿。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二九四页跋法帖(节录)书孔明对刘玄德语,章草法甚妙,不知与王中令书先后,要皆为妙墨。盖融会张芝、索靖两家,骨肉丰杀略相宜尔。
[Abstract]:Huang Tingjian on cursive books, Han Zhongxian's poems, du Zhengxian's cursive poems, du Zimei, who lived in poverty, wrote thousands of poems, and won glory with the sun and the moon. Yongzhou monk Huaisu learned cursive script, sat down and wanted to become a stroke drawing, and for 30 years without clothing, he got his own name. The dead can't write it. Han Zhonghian's public poems and Tai Shi's du Zhengxian's work on grass. Song Huang Tingjian's Collection of Mr. Huang's works, 26 pages, 294 pages of postscript (excerpts), Kong Ming is very good at Liu Xuan's German and cursive methods. Do not know and Wang Zhongling book successively, want all for the Miao Mo. Cover melts Zhang Zhi, So-Jing two, flesh and bone abundant kill slightly appropriate.
【作者单位】: 上海古籍出版社;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雒长安;笔墨走处天地动——释怀素的狂草艺术[J];文博;2004年02期
2 杨雪梅;;直逼心源 笔下有神——学习怀素《小草千字文》的心得和体会[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2期
3 谭洁;;唐僧两怀素综考[J];宗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4 ;怀素书蕉 翰墨流芳——雕砚家钱胜利《怀素书蕉》砚赏析[J];东方收藏;2010年05期
5 易先根;;道悟神通意象飞——怀素评传[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2期
6 诸明月;;若教临水照 字字恐成龙——怀素《自叙帖》管窥[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2期
7 易酩;;怀素:漆板磨穿终成名[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2年07期
8 王宏;;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年08期
9 王永贵;;怀素是如何进入化境的[J];收藏界;2013年08期
10 陈积厚;;怀素及其书法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7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钧;驰毫骤墨列奔驷狂素意气摹纸端[N];青海日报;2011年
2 王金辉;明拓怀素草书《千字文》[N];中国商报;2007年
3 达观;笔落鬼神惊[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童国忠;2011年4月原地封述评[N];中国集邮报;2011年
5 易谦;气势若虹转如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朱栋材;刚劲有韵志在新奇[N];中国物资报;2000年
7 刘志良;力求人笔墨合一[N];金融时报;2005年
8 刘文青;常福江书法印象[N];山西日报;2008年
9 刘艺;再谈姚三石[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王乃栋;《旧拓晋唐小楷》辨伪与《怀素自叙》问题[N];中国文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饭野世子;怀素对日本书法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李亮;庄子“忘我”思想与怀素草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琳;情的宣泄[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飞;怀素草书笔势与体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5 张庆珍;张旭怀素狂草差异性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姗姗;以张旭怀素的比较研究看唐代狂草书风[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书国;唐书家邬肜及其书法考论[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李静月;唐代书诗的书法史料价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牛胜江;狷草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旭春;中晚唐僧人草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1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61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