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民间书法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以晚明日用类书中所载书法资料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3-04 00:18

  本文选题:书法发展 切入点:民间书法 出处:《文艺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明时期,切合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综合性日用类书大量出现,这些日用类书绝大多数都收载有与书法有关的知识。晚明日用类书所载书法知识,是市井文人和书商适应民众新的文化需求,在商业机制的驱动下,从各类书法知识中有意识地选择、编排而成的,以易于民众理解的图像和歌诀的形式呈现,经书坊的刊刻与售卖、民众的接受与传播,建构了缺乏个体权威、忽略经典、独具特色的民间书法知识系统,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传播、接受空间。日用类书使特定的书法知识普及到民众,改变了书法一直是文人话语的状况,使书法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
[Abstract]: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comprehensive daily books meets the needs of people's daily life in large number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daily books containing and calligraphy related knowledge. The late Ming Daily books contained knowledge of calligraphy, Ichii Fumihito and booksellers adapt to the people of new culture and business in the driving mechanism, from all kinds of knowledge of calligraphy a conscious choice, arrangement and presentation to eas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image and form of songs, and the sale of books inscribed square, accep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people, the lack of individual construction authority, ignoring the classic folk calligraphy knowledg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orm an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receiving space. Daily books make certain people to popularize knowledge of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has been changed literary discourse, the soc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has changed.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叶耿瑾;明代民间瓷质供器中的宗教信仰及意识[J];南方文物;2004年02期

2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3 廖大珂;福建与大帆船贸易时代的中拉交流[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4 王振忠;清代徽州民间的灾害、信仰及相关习俗──以婺源县浙源乡孝悌里凰腾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龚汝富;明清讼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肖佩华;市井意识与现代中国市民小说[D];河南大学;2006年

5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6 王加华;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事节律与乡村生活周期[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雪萍;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费驰;清代东北商埠与社会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金红;胡约翰与福建安立甘会研究:1862-1915[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政;伦理情境下的博弈、仪式与象征——关于清朝中晚期士绅和庶民生活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三;从《情史》看冯梦龙的情学思想[D];湘潭大学;2004年

3 王胤卿;传统陶瓷鉴藏学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惊涛;明清徽商与江浙地区的文教事业[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何风波;对我国媒介黄色新闻现象的文化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隽嘉;宋代北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李文慧;民间信仰与村落关系[D];山西大学;2006年

8 王慧;1877-1920年的甘肃基督新教[D];兰州大学;2007年

9 祁秋娟;晚明白话小说中的职业媒妁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刘美志;近代湖南物质生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岳川;龚鹏程;;文化书法与文人书法——关于当代书法症候的生态文化对话[J];文艺争鸣;2010年04期

2 彭一超;林岫;严学章;陈联合;田树苌;孟繁锦;叶培贵;王家新;秦永龙;李克;;书法创作呼唤艺术空间——专家、学者、书家纵谈“艺术书法”[J];东方艺术;2006年08期

3 ;《青少年书法》创刊20周年全国青少年书法大奖赛 少年组·二等奖[J];青少年书法;2006年01期

4 袁启明;;学书杂感[J];上海艺术家;2006年02期

5 沃兴华;;论民间书法与名家书法[J];中国书画;2006年03期

6 程大利;;书法之成[J];美术之友;2006年04期

7 李庶民;;“当下民间书法”乌托邦[J];书法世界;2004年05期

8 王健;;王羲之书风传承问题初探[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05期

9 王岳川;;文化是中国书画的生命线[J];中国书画;2008年03期

10 唐荣;;略论民间书法的审美价值和借鉴价值[J];艺术教育;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系教授兼美术学院院长 林进忠;当代书法发展的面向风尚[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赵长青;人才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一资源[N];中国艺术报;2011年

3 记者 吴晓平;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张玮;《书法五千年》的大书法史观[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高庆春;中国书协召开西部书法发展座谈会[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天寒;召开“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书法发展”研讨会[N];文艺报;2007年

7 梁永琳;水到渠成的回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梁婷;我发现了很多书法好苗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记者  刘慧;浙江要续写“兰亭辉煌”[N];浙江日报;2006年

10 匡吉;中外书法[N];中国老年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砺志;尺牍书法:从形制到艺术[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方波;宋元明时期的“崇王(羲之)”观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李慧斌;宋代制度层面的书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灿铭;中国现代书法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6 李放;苏轼书法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天德;现代书法的水墨形态[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刘兆彬;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和而不同 违而不犯[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璇;翰墨香飘天地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方玲波;现当代东亚三国书法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徐磊;碑学兴起对行书发展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杨婷;宋代楷书衰微原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和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志刚;当代书法传媒与书法发展关系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永金;论影响清初帖学衰微的几个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糜杨凡;梁同书书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563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63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