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章”与“章草”:汉、晋章草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03-04 02:05

  本文选题: 切入点:章草 出处:《民族艺术》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章草是汉、晋书法史上意义重要、风格独特的书体,却始终未得到书法界的足够重视。关于章草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章"的意义与"章草"的出处等,学界长期多有附会乃至误解。其实,"章草"之"章"取义文理彰明、"不乱乃章",既有"草书"之"草"所见造化之理与"天造草昧"的宇宙论意义,也指章草古逸不乱的独特形式特征。学界以"章草"一名首见于王献之语的通行之说不确,"章草"一名见于传世文献的年代下限为咸康六年即公元340年以前。
[Abstract]:Zhancao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calligraphy style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 but it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by the calligraphy circles all the time. Some basic questions about Zhang Cao, such as the meaning of "Zhang" and the provenance of "Zhang Cao", etc. In fact, the "chapter" of "Zhang Cao" is clear in meaning, literature and theory, "not disorderly is the chapter", it has the theory of creation and the cosm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gnorance of heaven" as seen in the cursive book "grass". It also refers to the unique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 Cao in ancient times. The academic circles use "Zhang Cao" as the first name in Wang Xianzhi's language, and the lower limit of the age of "Zhang Cao" is six years before Xiankang, that is, 340 AD.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基地;美国达慕思大学;
【分类号】:J2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本安;章草琐议[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1期

2 冯猛;;章草摭谈[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邢文;;太古之声:汉晋古琴、时空转换与《乐》经的再认识[J];民族艺术;2012年02期

4 侯开嘉;隶草派生章草今草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永忠;;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世襄;;西晋陆机平_┨鱌晨悸訹J];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彦国;章草书法历史流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耕;;文章泰斗 翰墨菁华——论姚鼐的书法艺术[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2 李中原;;关注余德泉——兼析当下书坛现象[J];书画世界;2009年05期

3 石运达;;论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J];才智;2009年28期

4 王晓梅;;书法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期

5 李丛芹;略论书法与现代派绘画的审美差异[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易存国;中国书画艺术的乐舞精神[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7 马俊青;;论书法的结构原则[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潘爱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9 帅伟;;书法何以是一种生命的形式?[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8期

10 胡明荣;王澍书论中的书体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鲁宁;周劲思;;恭王府流散文物今何在[A];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军;;恭王府“锡晋斋”室名由来[A];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蔡显良;宋代论书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7 林书杰;书写之道[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8 寻鹏;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常欣;写意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10 史宏云;古代花鸟画题画诗的意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彦国;章草书法历史流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张存良;书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叶俊;二王书风的影响及其分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王连富;颜体起源及其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杜卫东;二十世纪重大文化考古发现对书法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宇平;碑派笔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钱定志;书法传统与创新之可能性浅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洪薇;赵宦光篆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小荣;张宗祥《书学源流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元堂;中皇山北齐佛教刻经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燕翼;古章草书与《出师颂》[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06期

2 李恩江;书写材料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J];古汉语研究;1991年01期

3 何本安;章草琐议[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1期

4 邢文;;《礼》古记与子思之学[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侯开嘉;隶草派生章草今草说[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何鑫;古代汉字物质载体与书体变异[J];西北美术;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永忠;草书流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明哲;;王世镗与王蘧常章草艺术之比较[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2 秦泗帅;;浅析书法的实用价值[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3 ;花园村畔墨华浓[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11期

4 李娜;王海成;;柏拉图《蒂迈欧篇》中的理念论及其神学倾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杨代欣;罗清华;;论草书大师吕洪年及其理论(中)[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6 黄星云;王景琨;;创作·鉴评实例四 洞天福地[J];宝藏;2011年09期

7 ;爱尚欣赏[J];现代妇女;2011年09期

8 丁为祥;;气学——明清学术转换的真正开启者[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9 ;中国古代书法赏析:张旭、怀素的狂草[J];秘书工作;2011年08期

10 顾涛;;从洛阳出土墓志看北魏书法的内在审美观念[J];史学月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维斗;;轴宇宙论与微波背景辐射偏振[A];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妙法;;老子宇宙论与现代宇宙学[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3 李道湘;;颜元的宇宙论和人性论——兼论颜元思想与理学的关系[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萧洪恩;;自信与自控:《易纬》的宇宙模式建构的当代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洪兴;;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魏冬;;本体歧义与虚气之争:张载哲学本体论研究刍议——兼论中国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基本定位[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施炎平;;人文与自然的相须互动——儒家生态哲学的现代诠释[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刘屹;;中古道教的“中国”观念[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9 顾士敏;;儒学的“还原”——评熊十力的《原儒》[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施炎平;;比较视野内的中国人文哲学——关于儒学与易学互动发展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林;尉氏四友[N];开封日报;2007年

2 ;京华文萃呈异彩[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韶关日报记者 冯春华;蒋士云:与党同龄的章草大师[N];韶关日报;2011年

4 〖美〗 布莱多·古特尔;马凯吉挑战宇宙论[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王琪森;千载祖帖 百代文宗[N];解放日报;2009年

6 衡正安;椽笔搅海 纵横奇逸[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衡正安;椽笔搅海 飞龙在天[N];美术报;2007年

8 张瑞田;吴颂义草书初论[N];美术报;2008年

9 记者 杜华斌;星际气体曾在银河系诞生时发挥过重要作用[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杨丹;余德泉书法展 尽显章草魅力[N];湖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寻鹏;章草书形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宋继杰;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宇宙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尚信;今、帛、竹书《周易》卦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峰明;“剧中人”与“剧作者”[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7 史婷婷;《太平经》哲学思想探微[D];山东大学;2009年

8 刘爱敏;《淮南子》道论探微[D];山东大学;2006年

9 鲍江;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晨;章草形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吉德昌;民国时期章草理论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寻鹏;论章草书的形体演变及其在汉字史上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4 姜守诚;道教宇宙论的主体内容[D];厦门大学;2002年

5 黄修珠;论古代简牍书写方式与今草的形成[D];河南大学;2006年

6 王有鹏;论两汉草书繁荣的成因[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军;浪漫的宇宙热情[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美兰;从西汉马圈湾简牍看早期草书的发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韦兵;斗极观念与晚周秦汉的黄老之学——兼论楚简“天心”[D];四川大学;2003年

10 诸明月;康里子山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56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6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