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邓石如的篆书艺术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1 07:08

  本文选题:邓石如 切入点:篆书艺术 出处:《大舞台》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邓石如篆书艺术的特点及其成就,分析了邓石如篆书成功的原因,进而阐述了其在篆书艺术上的地位及其深远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art of Deng Shiru Seal script,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Deng Shiru Seal script, and then expounds its position in the art of seal script and its far-reaching influence.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俊;;尚韵之余绪,,尚法之先声——智永书法略论[J];书法赏评;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祝帅;;“中国书法史”研究的历史生成——以王岑伯、沙孟海、孙以悌、胡小石、祝嘉为中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俱;;闽南英烈黄道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春芳;汉晋之际汝颍人物的流布及作用[D];安徽大学;2001年

3 李文;宋代书学著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怀坦;包世臣书学思想探微[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永炎;中国画在国外[J];艺术百家;2001年02期

2 董占军;摄影术的发明对十九世纪末欧洲绘画的影响[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杨涛;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随类赋彩[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曹生龙;日本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6期

5 文凤宣;扬州八怪画风对朝鲜末期画坛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3年03期

6 诸葛铠;佛教艺术对中国花卉装饰的影响[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7 胡志平,赵瑛;论“教材模式”对民国时期美术史研究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2期

8 郭惠萍;张娟;;浅谈设计风格成因[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9 许彦;两宋花鸟画艺术特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 葛鸿桢;略论文征明书艺的影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觉民;;略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建设的定位[A];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兆君;;照相术创新的强求——迫使摄影语言进行范式更叠[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永维;;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研究[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岳毅平;;白居易的园林艺术法则初论[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晓雪;用篆书描摹运动之美[N];文艺报;2008年

2 沈奇;堂正为艺 笃诚修远[N];金融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德金;大篆文化传承者窦德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杰平;刚健婀娜邓石如[N];中国商报;2004年

5 中国国家画院原美术理论研究室主任、著名美术史论家、书法篆刻家 阮宗华;翰墨通三教 籀篆得圆融[N];美术报;2008年

6 庞金海;朴茂沉稳《吴均帖》[N];美术报;2002年

7 记录整理 邱振邦;开书画新风 树创新典范[N];美术报;2005年

8 于维范;面对鸿儒[N];长春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东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篆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 骆們們;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张学忠;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3 李林琳;宋代书画市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淑辉;时空交界下的文化抉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金宝敬;“雅集”绘画题材在李氏朝鲜的流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袁学军;《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孟云飞;两晋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朴相泳;论“松雪体”对高丽末朝鲜初书画艺术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5年

9 周宗亚;故宫藏《洛神赋图》之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郑春泉;十五世纪哥特式绘画风格对意大利绘画影响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旭光;颜体行草书风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萍;壁画与环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王潇莎;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之比较[D];四川大学;2005年

4 丁勤;林良及其绘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魏玉洁;六朝隐士与中国山水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宠;董其昌文人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李文峰;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与时代的肖像画相互之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房开柱;水墨画对平面设计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9 金永日;原始美术对现代美术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阳泽宇;李可染中国画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7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597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