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的个性化及其精品打造
本文选题:书法创作 切入点:必然过程 出处:《中国书法》2012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书法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化、风格化,是书家创作乃至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一个必然过程,亦是书家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在具体操作和实现完善这一过程中,不可忽略某些易于产生错觉的模糊思路。有些人认为,有个性的书作便是创新之作,理由是风格迥异于人,既无古人痕迹,又无今人面貌,有的只是自我。具有这种认识的人数量不少,多集中地体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radition, calligraphy creation pursues individuation and stylization, which is an inevitable process of calligrapher creation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art, and is also a sign that calligraphers are further maturing.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operation and perfection, we should not ignore some vague ideas that are apt to create illusion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books with personality are innovative, because the styl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people, and there is no trace of the ancients. There is no present man's face, but there is only self. There are many people with this kind of knowledge, many of them are embodied in a concentrated way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勇;;书法创作的文化嬗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1期
2 朱以撒;;书法创作的生命意象[J];书法世界;2003年09期
3 何鑫;;书法创作三昧[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张靖;关于书法创作中“传统”与“创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5 杨田盛;书法创作字外功散议[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6 徐清 ,胡志平;以“学”带“术”——第二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4期
7 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创新[J];中国穆斯林;2005年03期
8 徐伟清;正确意识对书法创作过程的导向作用[J];书画艺术;2005年05期
9 邱振中;;当代书法创作:审美理想的寻求与超越[J];中国书画;2006年01期
10 王德志;;略说书法创作的“情场”[J];中国书画;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国俊;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N];美术报;2008年
2 吴川淮;解决书法创作的“技”与“道”[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罗鸣;宁化获省“书法创作基地”称号[N];三明日报;2013年
4 靳鹤亭(山东,,99级研修班);略论古文字与书法创作的内在联系[N];中国艺术报;2001年
5 朱锦标(江苏,二00一级研修班);书法创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菡萏;浙江省书法创作作品观摩展在杭州富阳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彭利铭;命题书法创作随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邱振中;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若干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赖睿;当下书法创作不如古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李刚田 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书法创作的形式化与职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史长虹;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D];浙江大学;2004年
2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坤;阴阳互补与书法创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戴曦;宋元大字书法创作观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薛治洲;追求展厅效应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戚荣金;近十年书法创作中的“制作”现象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朝新;斗方书法创作谈[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张恒烟;略论书法创作中的节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樊利杰;论书写惯性及其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8 杨嘉麟;论字体组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广涛;碑帖融合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彭贵军;基于现行展览体制下书法创作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14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148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