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再生
本文选题:书法气韵 切入点:当代设计 出处:《大舞台》2013年10期
【摘要】:书法作为东方精神的再现,已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条特殊途径,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都开始把书法元素加入到设计创作中去。本文通过对书法创作法则的解析,提出以观物与观我作为灵感来源,寻找传统书法在当今的实用价值,以激发书法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创造性与再生性。
[Abstract]:As the reappearance of oriental spirit, calligraphy has become a special way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design works begin to add calligraphy elements to design creation.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creativity and regeneration of calligraphy art in contemporary design, it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look for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印刷美术设计教研室;
【分类号】:J292.1;J5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梦蝶;;三国时期书法艺术自觉及其成因初探[J];才智;2011年35期
2 黄文霖;;书法抽象元素构成的分析[J];成才之路;2009年26期
3 张捷;书法客观批评模式的构建——源于当前一些书法批评的批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王志新;;对赵壹《非草书》理论价值的审视[J];大众文艺;2012年18期
5 张春霞;;黄庭坚草书用笔观念之考察[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6期
6 邹志生;蒋圣琥;;对当前书法批评的批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彭清林;;浅谈二十一世纪中国书法的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黄志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马俊青;对书法创作中“有意于佳”与“无意于佳”的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虞法志;杨泽明;;刍议唐太宗“崇王”与唐初科举取士[J];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一鸣;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3 陈海良;中国书法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章剑华;中国书法的现代构建[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琼;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赵紫文;元代草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房明东;书法与中医学的渊源及发展相似性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任克兵;郑板桥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探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吕海洋;蒲华书法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曹恩东;明末书风嬗变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云;孙过庭《书谱》的书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俊岭;吴大o偟慕鹗芯考捌涫檠С删蚚D];暨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序兰;浅谈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的书法艺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Z1期
2 国泉;醉蘸黄河水 狂书华夏情——杨锡柱和他的书法艺术[J];市场研究;1997年03期
3 ;姚健书法艺术简介[J];山东农机化;1997年12期
4 曾铭;;天趣若随吾笔转 画禅无墨教谁参——释普荷及其书法艺术蠡评[J];书法艺术;1997年06期
5 李志华;;积淀与突破——梁修书法艺术述评[J];青年思想家;1998年02期
6 陈文轩;浅说庄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梅朵;;努力改变自己[J];心理世界;2003年07期
8 郭风;兼备众体,自成一家——浅说黄宝春书法[J];福建文学;2004年11期
9 叶枫;;根之情——冯国堂书法艺术展侧记[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年06期
10 ;张惠臣艺术人生[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建君;;将中国“民间智慧”引入当代设计教育[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8: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C];2010年
2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7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张广泽;聂倩;;从传统色彩观析当代设计中的中国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言恭达;书法艺术的时代审美转型[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贺少成;中国唐诗宋词书法碑林文化工程启动[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闵宣;中国书法艺术执着的传播者[N];东方城乡报;2010年
4 谢庆立;笔歌墨舞见精神[N];中国文物报;2011年
5 江东;当舞蹈遭遇书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亚辉 刘虎 通讯员 王新平;翰墨飘香溢满园[N];保定日报;2011年
7 ;唐云来书法艺术[N];中国艺术报;2005年
8 庞雄;瘦动 豪放 爽利[N];金昌日报;2005年
9 金桓;书如佳酒不宜甜[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帅民风;因情生文 因文见情[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刘永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4 燕凯;视觉与神遇[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5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琪;敦煌遗书书法浅探[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在玉;汉字笔画“钩”的文字学意义及其美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0年
2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6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红旗;字体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敖侠;曾国藩及其书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6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5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