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刻帖性质考辨
本文选题:刻帖 切入点:淳化阁 出处:《文艺争鸣》2017年01期
【摘要】:正明代刻帖与宋代、清代刻帖不同,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宋、清帝王刊行有众多官帖,而明代帝王却没有刊行官帖。明代只有藩王、书家、文人官僚、藏家、刻工等镌刻有刻帖。"明代藩王刻帖"指的是明代藩王所刊行的刻帖。明代一些藩王喜欢镌刻刻帖,如周藩的《东书堂法帖》、晋藩的《宝贤堂法帖》、肃藩的《肃府淳化阁法
[Abstract]:The inscrip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it has great particularity. There are many official posts published by the Song and Qing emperors, but not by the emperors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only the vassal kings, the calligraphers, the literati bureaucrats, and the collectors. Engraving works and other engraved engraved. "Ming Dynasty King engraved" refers to the Ming Dynasty King published the engraving. Some of the Ming Dynasty King like engraved, such as Zhou Fan's "Dongshu Tang Law", Jin Fan's "Bao Xian Tang Law", Sufan's "Sufu Chunhua Pavil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大学古籍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明代刻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CF121
【分类号】:J2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金光;成海明;;晚明刻帖失真与“尊碑”意识萌芽的出现[J];艺术百家;2013年03期
2 刘镇;;论长洲文氏家族与明代江南刻帖之繁荣[J];书法赏评;2013年02期
3 蔡清德;;地域性刻帖之发端——《金陵名贤帖》的编刻流传、特征与史学意义[J];艺术百家;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峰;;略述宋代刻帖的种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0期
2 方波;;文化资本与文化商品:明代江南私家刻帖的一个面向[J];文艺研究;2012年12期
3 吕金光;成海明;;晚明刻帖失真与“尊碑”意识萌芽的出现[J];艺术百家;2013年03期
4 刘镇;;论长洲文氏家族与明代江南刻帖之繁荣[J];书法;2013年09期
5 蔡清德;;地域性刻帖之发端——《金陵名贤帖》的编刻流传、特征与史学意义[J];艺术百家;2012年05期
6 刘镇;;论长洲文氏家族与明代江南刻帖之繁荣[J];书法赏评;2013年02期
7 孟庆星;;邢侗与晚明清初山左集古刻帖考论[J];东方艺术;2011年08期
8 ;匡时首次推出善本碑帖专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06期
9 张鹏宇;秦振吉;;榆次常家之书院藏帖简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10 ;《张忠烈公墨迹刻帖考》补正[J];文物;198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史春生;“碑”与“帖”的区别[N];中国商报;2004年
2 万君超;说法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录音整理 吴川淮 张平;书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陈尔俊;历代汇帖述略[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曹萌;端严肃穆 灵秀典雅[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肖鑫(北京);浅谈《阁帖》的借鉴价值[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白锐;“书法热”之我见[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宗成振;刻帖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成彦;《绛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郭钟浩;宋代刻贴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琴;书法真迹对学书者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4 缪怡;康乾时期刻帖与董其昌书法[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5 王静;论北宋篆书的继承与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崔永升;永tF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高秀清;宋代“书迹题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百军;宋代的书迹著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爱梅;《太原段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驰;孔继涑与《玉虹楼法帖》[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6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656837.html